郑煤机董事长焦承尧:科技创新链和产业创新链必须有机融合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关帅康 文 朱哲 冉衡 李博 摄影】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这已是企业的共识,但从理论走进现实,仍是许多企业无法跨越的鸿沟。
12月9日,2023(第十八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开幕式暨中原实业领袖论坛在郑州举行,作为此次论坛压轴环节,本次中原实业领袖论坛紧抓河南“十大战略”实施,以创新河南与产业链新局为主题,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论坛现场,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郑煤机董事长焦承尧、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千味央厨董事长孙剑4位产业链“链主”企业掌舵人,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徐长生,分别围绕创新推动产业发展、高质量推进重点产业链建设等进行思想碰撞。
煤矿机械、汽车零部件,郑煤机双主业并进,均是行业翘楚,更是在全国、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
作为百战归来的实业家,焦承尧对创新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认知。论坛现场,焦承尧结合郑煤机发展历程进行详细分享。
同大部分行业领头企业一样,科技创新,是郑煤机能够在煤矿机械和汽车零部件领域勇立潮头的重要因素。
焦承尧表示,科技创新链和产业创新链分别是支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两者必须有机融合,缺一不可。
煤炭机械方面,郑煤机大力投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科技创新,推动煤炭从人拉肩扛到数字化智能开采。不仅是生产车间的数字化,郑煤机实现从设计、销售、生产、供应链一直到产品报废的全过程数字化。依托技术优势,郑煤机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炭机械公司。
另外,焦承尧提出,创新一定要和现实相结合。在公司处于行业跟随阶段时,如果过高投入研发,企业很难承受成本压力。当公司处于行业领跑阶段时,必须靠高密度的研发投入。
科技链要创新,产业链同样要创新。焦承尧认为,产业链要想高质量发展,要建立互补型产业的良性竞争环境,并通过国际化发展,将高端技术引入中国,将制造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提质降本。
责编:任浩鹏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