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蔚
12月21日,A股探底回升,上证指数在开盘跌破2900点,创年内新低后逐级反弹翻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57%,深证成指涨1.08%,创业板指涨1.65%。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场“跷跷板效应”再现,北证50指数“大变脸”,截至收盘,跌6.9%,失守1000点。业内对后市并不悲观,短期来看,市场下行空间不大,震荡筑底或是主基调。
A股反攻三大指数悉数翻红
早盘,沪指一度跌破2900点,随后,两市集体反攻,三大指数悉数翻红,沪指收复2900点,创业板指大涨近2%。
盘面上,新能源赛道股展开反攻,光伏方向领涨,固德威大涨超11%,欧晶科技、德业股份、北玻股份涨停,隆基绿能大涨近5%。食品饮料板块也有所表现,酒类股涨幅居前,皇台酒业、威龙股份涨停,酒鬼酒大涨7%,惠泉啤酒、水井坊、青岛食品等跟涨。房地产也出现回暖,金科股份涨停,大龙地产、上实发展、荣盛发展、京能置业等涨幅靠前。
机构普遍认为,目前A股市场已处于调整尾声阶段,指数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投资者不宜盲目悲观。国盛证券表示,近期市场持续调整,主要原因是反映经济复苏进程的蓝筹股表现疲软,投资者做多意愿不足。而压制市场的多重因素正迎来积极变化,如北向资金的流出趋缓,地缘政治风险扰动也有所降低,随着“国家队”的增持和上市公司的密集回购,市场多空失衡的格局或迎来修复。
站在当前时点,外资大行也纷纷发声看好A股。最近包括高盛、野村、摩根士丹利等在内的主流外资机构在2024年A股市场展望中大多认为,明年A股有望否极泰来,其中估值修复因素受到多家外资关注。
北证50指数“变脸”跌近7%
前期的“红人”北证50指数大跳水,盘中一度跌近8%,截至收盘,跌近7%,逾160股跌超10%。
对于其前期大涨的原因,有多家机构研报表示,本轮北交所行情爆发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其较好的估值性价比。横向对比来看,北交所整体估值水平远低于科创板及创业板,但其整体净资产收益率却长期优于后两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交所原本就具备估值修复的基础。
资深券商分析师袁诚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北交所整体估值中枢不断抬升,其前期估值优势也会逐渐减小。“上涨主要是受政策利好影响开户增多、有新进资金推动,而下跌主要是因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及散户、游资将前期收益‘落袋为安’。”
此外,北证50与沪深主板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北证50持续飙升时,沪深两市则继续保持震荡回落走势;北证50转绿,沪深市场翻红,这说明有资金在反复腾挪。
需要提醒投资者谨慎参与,切勿盲目跟风炒作。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中,处于初创期的比较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初创期公司中有些还没有稳定的商业模式,投资波动相对较大。投资者可以关注其中的一些优质企业,长期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北证50指数整体“惨淡”,但新股西磁科技上市首日表现亮眼。盘中一度因涨幅达到限制触及临停,恢复交易后继续冲高,最高较发行价涨逾390%,截至收盘报27.30元,涨幅237.45%。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