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编辑丨铎子
“什么主业不主业,我的主业就是赚钱!”
服装界“巴菲特”,雅戈尔的老板李如成,每当面对人们抨击他不务正业,他总是这般硬气回应。
甚至留下一句:“我原来的主业是农民,要说不务正业,那我做服装时就已经不务正业了!”
硬气归硬气,人们却总能多次看见他宣布回归主业,但过程似乎并不完美。
前不久,雅戈尔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为“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从“集团”变更为“时尚”,雅戈尔解释,公司已确立建设世界级时尚产业集团的战略目标,未来将进一步聚焦时尚主业。
“时尚”一词,更多时候体现在服装领域。雅戈尔起家服装,此举因此被人们认为,李如成终于准备“收心”做服装主业了。
对于在服装领域的布局,雅戈尔此前还累计出资13亿元,先后接盘美邦服饰四家店铺。
雅戈尔相关负责人称:“收购美邦服饰门店后,会开雅戈尔自营专卖店,主要是开大店,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渠道调整好。”
动作看似很大,李如成宣布回归聚焦服装主业,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甚至每一次宣布回归,总让人略带失望。
2012年,国家延续了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行业进入利润均衡化时代。同期,股市也不景气,持续走熊,雅戈尔投资板块产生亏损2.31亿元。
同年,雅戈尔服装业务却实现营业收入40.83亿元,净利润8.18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11.37%和18.47%,保持了稳增长姿态。
面对如此环境,李如成第一次喊出回归主业。
他公开表示,公司将重新回归到服装主业上来,并严格控制房地产投入,调整投资规模,集中资源向品牌服装投入。
话是这么说的,具体怎么做,却是另一回事。
喊话不久,次年雅戈尔就又以为进一步充实发展后劲为由,于年内新增5宗土地储备,土地总价高达26亿元。
并出资3.4亿元,受让银联商务有限公司4.04%的出资份额;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结构调整,增加对宁波银行等战略投资。
此举,让人看到了李如成仿佛在说一套做一套。
2016年,雅戈尔服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63亿元,同比增长0.05%;净利润5.47亿元,同比大跌15.97%,成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拖油瓶”。
李如成再次高调宣布“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雅戈尔”。
结果其后续表现又让人失望了。5年后,2021年雅戈尔时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8.21亿元,并未实现翻倍增长。
在此期间,雅戈尔还于2017年继续投入近40亿元竞得三宗土地。并在同年7月,宣布出资20亿元设立上海雅戈尔置业开发有限公司。
雅戈尔表示,设立上海雅戈尔置业开发有限公司,旨在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搜寻优质项目和地块,做大做强公司房地产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9年,雅戈尔再次强调,未来将进一步聚焦服装主业发展,公司将不再开展非主业领域的财务性股权投资。
报告期内,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的相关规定,公司的行业分类也由“房地产业”调整为“纺织服装、服饰业”。
次年,公司对外投资净额4.46亿元,却仍继续较上年同期增加1.34亿元。并在同年以引入合作方或联合拿地方式,竞得宁波核心片区多个地块。
每一次宣布回归服装主业,地产和投资业务均仍在反复横跳,让回归看似并不牢靠。从财报来看,雅戈尔的回归之举也无较大幅度的增长成效。
2012年,雅戈尔服装业务营业收入为40.83亿元,占营收比例38.04%;到2022年,雅戈尔时尚业务营业收入为63.17亿元,占营收比例42.62%。
同期,雅戈尔营收大头仍以地产为主。2022年,公司地产业务营业收入为85.50亿元,占营收比例超过50%。
就此现象,李如成曾公开表示:“通过投资房地产和金融证券所赚取的利润,是雅戈尔服装做30年也赚不到的。”
无论在地产金融界,还是服装界,李如成其实都是个传奇人物。
他于1951年出生,15岁那年,初中尚未毕业就主动报名到了灯塔大队雅度村插队务农,并且一干就是14年。
直到1980年,快满30岁,他才结束了这段农民主业,在镇上的青春服装厂找了一份工作。
说是服装厂,却只不过是个用两万元知青安置费勉强搭建起来的小作坊。车间在戏台下的地下室,就连缝纫机都是从工人家里带来的。
李如成提及:“当时主要是想学一门手艺,我学剪裁,我老婆学裁缝,万一厂子倒了我们还能开个夫妻裁缝店。”
事情如预料一般,仅过去两年,青春服装厂就奄奄一息,发了个通知,所有员工放假三个月,旨在让大家自谋出路。
没想成,李如成这会却主动站了出来,他跑到东北,两天喝了5顿大酒,最后带着12吨面料加工的大单回到了宁波,靠着这笔订单给厂里挣了20万元,续了命。
此后,青春服装厂继续和沈阳的服装厂签订长期合同,厂子效益大涨,员工月工资从20元涨到72元,李如成也被一致推选成为厂长。
“能人”李如成,成为厂长后,他又迅速带领服装厂脱颖而出,一改从前的面貌。
他先通过“抱大腿”,与上海开开衬衫厂合作,开开衬衫厂有偿提供商标及相关技术,青春服装厂作为开开衬衫厂的分厂自行生产、销售,打开门路。
结果合作第二年,青春服装厂利润就从40万元猛增到上百万,第三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而后,意识到品牌重要性的李如成,又开始自创品牌,注册了商标“北仑港”,打造自有品牌。
当他把创立的第一个品牌“北仑港”的衬衫推向市场,年销量一度达到300万件,被商业部评为全国畅销产品。
不过随着1990年知名的皮尔卡丹洋品牌正式引进中国,让李如成顿时感觉到了中高端品牌才是中国服装市场的未来,于是他很快选择壮士断腕。
他果断舍弃“北仑港”品牌,于1990年成立了一个全新的中外合资企业——雅戈尔制衣有限公司,并在随后完成股改。
初创时期,李如成的梦想,是把雅戈尔打造成世界级品牌,所以,他在解放日报花500元打出的广告语就叫作“雅戈尔,中国的皮尔卡丹”。
而到1997年前后,雅戈尔在衬衫领域,已成为数一数二的大公司。1997年4月,《中国有个雅戈尔》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让它有实力的,正是一针一线的服装业务。
如今雅戈尔男衬衫品类已连续26年获得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男西服品类连续23年获得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
比起在服装领域的成就,李如成在其他领域,还有着十分出色的表现。
1991年,中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据当年全国GDP的半壁江山,与国企势均力敌。
彼时,农业部首次评出1000位全国乡镇企业家,又从中选出51位优秀乡镇企业家予以表彰。40岁的雅戈尔掌门人李如成,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作为优秀乡镇企业家,李如成来到了北京参加全国乡镇企业工作会议。这让他开阔了眼界,促使他做出发展房地产的决策。
1992年,雅戈尔与澳门南光公司合资成立房地产公司,在宁波市郊和北仑购买了总面积为87万平方米的7幅土地,成为中国服装业最早涉足房地产业的企业。
此后,李如成在宁波、苏州等相续开发了东湖花园、都市森林等楼盘,并先后在苏州、杭州、上海等地拿下地王项目。
做服装时,他甚至只买店不租店。
结果雅戈尔早年在上海南京东路、杭州延安路等商业中心花巨资购买的一批商铺,因为买得早,增值相当可观。
例如,杭州雅戈尔延安路旗舰店所在楼宇,雅戈尔买入时花费约3亿元,如今估值已超过10亿元。
1999年,雅戈尔在厂区搬迁时,李如成还在原地盖起了商品房,并很快销售一空,让其借此赚得盘满钵满。
地产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也撑起了雅戈尔多年持续增长的业绩。
2002年至2022年,雅戈尔房地产业务营收从5.34亿元增长至85.50亿元,翻了约16倍。而服装业务营收从17.83亿元增至63.17亿元,仅翻了约3.5倍。
虽然与国内动辄规模千亿的房企相比,雅戈尔的地产业务营收仅接近百亿,规模体量尚小。但其定位为区域龙头,早已有“宁波地产一哥”的称号。
在投资这件事上,李如成还是专家中的专家。
1997年,宁波商业银行组建,雅戈尔曾以每股1.01元,总成本不超过2亿元杀入,之后陆续增持。
十年后,宁波商业银行更名为宁波银行,上市成功、股价暴涨,雅戈尔陆续减持宁波银行,从中套现高至百亿元。
此外,1999年雅戈尔还曾斥资3.2亿元参股中信证券,获得9.61%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后来随着中信证券上市,2007年雅戈尔减持中信证券股份4506.56万股,一举收获16.51亿元的投资收益。
这还只是李如成投资中的冰山一角。据悉,雅戈尔曾先后参与投资了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美的置业等。
有数据显示,2002年至2022年,雅戈尔收获投资收益总计超过400亿元,在129家公募基金为投资者赚取利润总数中能够排进前20。
雅戈尔老板李如成,因此有了“服装界巴菲特”的称号。
按李如成最初的设想,服装是基础产业,房地产是成长产业,投资是探索产业。
早在1990年代初,以服装起家的雅戈尔,便开始涉足房地产和股权投资,逐步形成服装、地产和投资三大业务板块并行发展的格局,也让其受益匪浅。
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雅戈尔实现营收74.58亿元,时尚和地产板块分别贡献68%和32%;净利润26.93亿元,时尚、地产和投资板块分别贡献24%、12%和64%。
凭借多年“不务正业”,靠地产、投资支撑业绩,带来超百亿利润,雅戈尔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少的回报。
据统计,雅戈尔上市至今,累计现金分红高达247.92亿元,分红率达到41.73%,已超过不少“白马股”。
若想基业长青,却存在不少难度。
随着近两年地产行业不太景气,2023年前三季度,雅戈尔的地产业务营收23.70亿元、净利润3.31亿元,分别同比大跌71.54%和85.65%。
受此拖累,雅戈尔的整体营收利润同比下降41.85%和35.78%。
此前,李如成坦言:“现在房地产市场开始变化,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金融投资风险也很大,未来会聚焦服装主业。”
但在服装业务上,雅戈尔能否王者归来,或是个未知数。毕竟喊了多年回归主业,雅戈尔的服装业务仍无显著的较大成长。
与友商对比,雅戈尔更被抛在身后。
2012年,海澜之家营收为13.68亿元,远低于雅戈尔服装业务40.83亿元。到2022年,海澜之家营收为185.62亿元,远高于雅戈尔时尚业务仅63.17亿元。
在线上渠道逐渐成为服装市场重要购买途径,雅戈尔服装业务主要还以线下渠道为主。截至2022年,公司线下销售占营收比例约85%,线上销售占营收比例则仅约15%。
雅戈尔品牌服装销售地区甚至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品牌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2022年,华东地区占公司营收比例高至58.61%。
李如成曾说:“人要退休了,没有工作的状态,会老起来很快,我的计划是活到120岁,再做30年”。
然而,作为传统的服装行业,无论是设计,还是销售渠道,服装都在面临着消费不断升级、需求趋向多元的新形势。
新的时代、新的消费趋势变化,已经72岁的李如成还能否紧抓趋势,在新时代迎来了第二春,未知性或不少。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主角,而这个时代,72岁的李如成还能饭否?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