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日子,圣诞节就在前面了。但是,现在,过不过圣诞节,除了小年轻,就是大街上都没有多少的动静。或许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小城市,没有一二线城市那么敏感吧。
圣诞节,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不会特别去关注。但是,对于商家来说,这是一个赚钱的契机,自然是不能被错过的。因此,在网络上,就能看到一些商家在打着圣诞节的旗号在吆喝。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就像什么双11一样,尽管是商家胡诌出来的节日,但是因为商家确实是在降价促销,倒也是有许多的人趋之若鹜,这对于其她人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也没有谁有那么在意——毕竟实惠是实实在在的,谁还和自己的钱过不去啊。
而同样的双12,今年为什么就没有人关注了呢?就是因为大家都视觉疲劳了,哪里有那么多的东西要买呢?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谁愿意买一些用不上的东西放在家中,这不是找罪受吗?也正因此,不只是消费者,连商家都把双12视为鸡肋,没几个人在那里赔本赚吆喝了。
而圣诞节要不要过,应该怎样过,其实也是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其他人应该没有必要在其中横插一杠子。但是现在,却有一些学校和幼儿园发布了倡议书,提出“不过圣诞节,拥抱2024”。
这样的倡议书,大同小异,都是号召过我们有着丰富内涵的传统节日,诸如春节、元宵等节日,而对西方舶来的圣诞节、情人节之类不要过。
学校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倡议呢?从倡议书里,我们能看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因为传统节日里包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将它们发扬光大。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过中国节,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其次,西方的节日来势汹汹,对年轻人的冲击很大。很多年轻人都追捧洋节日,以过洋节日为荣。这样的一种状况,对于传统节日的传承是一种严重的冲击。洋节要过,但是绝对不能让洋节把传统节日的风头都盖过去了,这是我们所有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最后,就是为了重塑我们文化自信的需要。传统的节日所承载的文化载体,是老百姓的精神家园。我们要重塑文化自信就必须要从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开始。
而学生作为我们未来的一代,他们就应该从小就接受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生根发芽,才能长得枝繁叶茂。这样的说法并没有错——要想传统节日在孩子的心中扎根,就应该让他们从小接触、学习和掌握传统的节日文化精髓。
学校这样的考量是有着深刻的考量的,但是笔者对于把不过圣诞节和文化自信联系起来的说法有些牵强。
有着文化的自信,就不应该对外来的文化进行打压和排斥。想当年,唐朝的时候,基督教进入中国,我们都是敞开心胸,热烈欢迎的。而我们的文化也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到来而受到任何的影响——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而现在,我们是新开放的政策,怎么就不能对外来的节日采取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呢?既然我们都知道洋节影响到了孩子们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忽略,我们怎么就不能强化传统节日的宣传,加大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是必然的,我们没有必要对此大惊小怪,而应该持着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相包容的态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做好我们自己。
学校,完全可以采取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圣诞节,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让他们成为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中国人。
而对于外来的节日,它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每个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在庆祝西方节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这是必须的,也是传承传统节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亲爱的读者,对于一些幼儿园和学校发出倡议禁止过圣诞节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蝴蝶花雨话教育,专注教育时事和最新教育动态,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蝴蝶花雨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