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变成了中国A股的魔咒了!连胡锡进老胡,现在也变成了众多股市亏损者之一,累计他投入近47万,在今年3000点的沉浮中,亏损可能都有4万了,可能还更多?之前老胡还盲目喊多,现在也已经熄火了。
2023年的A股,在10月和12月,连续两次破掉3000点,真的是让亿万股民感觉到非常诧异,而且愈发没有信心了。我们的政策面可以说暖风频频,基本上能出的利好政策消息都推出了,但是为什么a股连3000点都守不住?
当然也有专家开始讲,说不要太在乎点位,但是对于很多股市投资者来说,这就是一个信心的极限。如果无法维护住,那么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对于我国A股彻底失望了。未来如果在3000点之下长期待着,那么也就表明A股未来回暖之路就会非常漫长。
那么也有所谓的经济专家,跳出来说“大盘跌破三千点不必恐慌!”其中所谓的前海开源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的更轻松。首先德先生先打假,他宣称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其实就是一家私募基金公司而已,别被名字吓着了。其次在公司的网站上,杨德龙也不属于公司的核心人员,它仅仅是个基金经理而已。那么对于股市的论述大家还相信吗?
回看这3000点,上一次已经是18年前了。有人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现在股市如此低迷,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已经非常低了。那么是不是可以捡漏入场呢?是不是可以按照巴菲特或者查理芒格的投资方法找到那些价值低估的股票,长期持有呢?
在这个关键时候,德先生真的要劝说大家,虽然目前的市盈率已经跌下来很多了,但是我们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被低估了吗?仔细思考一下,有可能在过去18年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估值是被高估了?他们已经严重透支了未来很多年的业绩?
再回顾这两年来,很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主要股东,为何会疯狂减持,快速套现,不惜假离婚、不惜假装闹矛盾对簿公堂等等方式呢?会不会他们自己非常清楚,觉得自己的公司不值这个钱,所以有机会套现就一定套现。
如果从理性和投资的角度看,如果他们真的觉得估值低了,他们更应该进行回购或者私有化。A股的泡沫化,可能即使在3000点之下,也还没有被完全挤出呢?导致现在连3000点都守不住?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A股上市公司的估值模型,去测算其合理的价格区间的做法,已经很久没有人提了。而一个正确的估值模型,才能推测出上市公司的正常价格区间。但是为什么没有专业人士在谈估值模型呢?是不是因为A股一直存在的制度设计缺陷、各种规则漏洞,导致专业人士已经无法制定出合理的模型呢?
例如:A股的做空机制就有很大的制度缺陷,会不会又导致很多人炒高泡沫,最终诱骗散户入场,最终散户赔钱,而自己可以全身而退?确实在这个A股的的关键信心时刻,其实我们最终还是要将整体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完善好,再配合全面注册制,最后再加上严格执法,切实保护好散户投资者的利益, A股的明天才有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