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深陷周期“魔咒”的光伏行业,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市场极高的关注。12月7日,组件龙头(688599.SH)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会上,管理层就组件中标价格跌破一元、产能过剩、技术路线等热门话题进行了一一回应。董事长、总经理高纪凡表示,未来短期内N型TOPCon是主流产品,有组件销售能力优势的一体化企业,其上游环节产能的利用率会有更好的保障,会以更加显著的优势领先行业。
老旧+运营效率低产能面临大的淘汰压力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1.19亿元,同比增长39.38%;归母净利润50.77亿元,同比增长111.3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128.49%。
钛媒体APP注意到,三季报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大幅增长,但投资性现金流告负。
对此,高纪凡解释称“公司经营盈利状况良好,一方面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单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4.5亿元,同比增长209%,环比增长101%。单三季度投资性现金流净额为-54.1亿元,主要是公司投资新建产能所致,公司主要投资的方向是N型TOPCon电池产能,和N型硅片的拉晶、切片产能。
在当下,光伏产业正处于一个景气周期。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1.43亿千瓦,同比增长了144.78%。这个趋势,表明了清洁能源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然而,光伏产业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光伏产能过剩。过去几年中,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大量企业涌入光伏领域,导致产能迅速扩大,市场供需失衡。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使得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有投资者提出质疑,“现在光伏整个产能过剩对未来两年公司的盈利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高纪凡认为,单从总量上来看,光伏行业确实面临着供给大于需求的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的P型电池剩余提升空间较小,行业需要进行技术迭代,因此,目前我们看到的供过于求是结构性、阶段性的,先进产能会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老旧产能和运营效率较低的产能,会面临较大的淘汰压力。
持续降本增效,强化成本优势
天合光能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 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光伏产品包括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系统包括系统产品业务及电站业务;智慧能源主要由储能解决方案、光伏发电及运维、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等业务构成。
高纪凡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到,公司前三季度组件出货量45-46GW,同比增长超58%,其中单第三季度出货18-19GW;公司前三季度分布式系统业务实现出货近7GW,同比增长超65%,其中单第三季度出货超2GW。
从出货量上,仍旧有一线大厂的竞争优势。只不过,在今年光伏产业链的价格战中,组件企业的厮杀越来越惨烈。今年10月,组件单瓦报价首度跌破1元。(601012.SH)中国地区部总裁刘玉玺曾在第24届亚太电协大会上谈到,光伏组件的产品价格本身已经非常低,如果跌破一元,意味着完全跌破成本价。
业内传言,光伏组件市场整体开工率在50%-60%之间,与此前7、8成的开工率相比有所下滑。
根据三峡集团在近期公示的新疆哈密项目一个招标数据,中标了N型单晶双面组件的单价为0.992元/W。对于单瓦价格低于1元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的情况,有投资者提出质疑,“本次投标是否赔本赚吆喝?按这个态势,接下来几个月内公司是否可能陷入全面亏损状态?”
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光伏行业有很多细分市场,比如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集中式市场和分布式市场,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较大,国内集中式电站市场单个订单容量较大、在生产端也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因此组件价格要低于其他细分市场,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产品价格。
高纪凡表示,公司提升N型先进产能占比,提高单位产品的价值,同时在生产端持续降本增效,增加硅片产能、提升一体化率,强化成本优势,保障公司在面对行业波动时,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经营盈利状况。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沛,支撑公司明年组件出货继续快速增长,提升全球市占率。
按照的产能规划,预计到2023年底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可分别达到50GW、75GW、95GW,其中N型i-TOPCon电池片产能将达到40GW。
除此之外,拓展的储能产品线上,储能电池、直流电池舱及交直流产品组合目前达到12GWh产能,预计到2024年二季度末产能将达到25GWh。
短期内N型TOPCon是主流产品
今年以来,竞争加剧成为光伏行业的高频词汇。从三季报数据来看,几乎所有光伏企业的业绩在今年第三季度都踩下了“急刹车”,各产业链环节的企业、行业龙头业绩分化明显。
从组件一线梯队三季报的净利润增速来看,是279.14%、是105.62%、是6.54%。依靠对TOPCon的布局,、、三家企业今年还是保持了高增态势,但此前技术上摇摆不定的前三季度增速滑落。
伴随TOPCon、HJT、BC等电池技术层出不穷,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之争风云渐起,这也是业界讨论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时绕不开的话题。
公司对下一代主流技术研判是怎样的?“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组件需求接近600GW,未来短期内N型TOPCon是主流产品。”高纪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其他技术路线如HJT、BC、钙钛矿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在各个技术路线上保持着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密切关注新技术、新工艺的进展,在最合适的时间进行最合适的产能投资,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高纪凡认为,有组件销售能力优势的一体化企业,其上游环节产能的利用率会有更好的保障,会以更加显著的优势领先行业。(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刘凤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