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换装”,抢抓大中华与东盟双向奔赴新机遇——专访华侨银行集团首席执行官黄碧娟
创始人
2024-01-30 22:01:03
0

原标题:全新“换装”,抢抓大中华与东盟双向奔赴新机遇——专访华侨银行集团首席执行官黄碧娟

有这样一家银行,它在海外成立,却心系国内。它的成立,即有奔赴国内的初衷,如今,它又全新“换装”,抢抓大中华与东盟双向奔赴新机遇。它就是华侨银行,创立于新加坡,却以“华侨”命名。

华侨银行的“换装”,高调而不掩饰。12月6日,它宣布全面启用新名字和新品牌形象,华侨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更名为华侨银行有限公司,启用“华侨银行中国”作为品牌名称。据悉,这是深入执行“集团一体”战略,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马来西亚均已启用统一更新的企业品牌标识。

“换装”的重心,仍在大中华。华侨银行中国宣布,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依托“大中华—东盟地区”这一战略重点,支持大中华区与东盟贸易投资双向流动,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跨境协作收入达10亿元。

“在全球华人心中,对‘华侨’二字都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结。正是当年从中国漂洋过海到新加坡寻求新市场、新机遇的海外侨胞们,创立了华侨银行,他们的远见卓识和耕耘创新,历经数代传承到了今天。”在12月6日这个对华侨银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里,集团首席执行官黄碧娟接受了《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

华侨银行集团首席执行官黄碧娟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

把握中国—东盟双向奔赴机遇

东南亚有句谚语,叫做“水涨荷花高”。水代表集体,荷花代表个人,意思是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这恰好概括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2003年,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彼时,东盟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与东盟已经连续三年互为对方的最大贸易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不断加强。

在黄碧娟看来,中国与东盟正实现高质量的双向奔赴。作为东南亚地区第二大金融服务集团,华侨银行集团利用在大中华和东盟地区广泛分布的服务网络和专业的服务团队,积极帮助中资企业“走出去”。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厦门国贸”)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10月,为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厦门国贸成立国贸新加坡有限公司(下称“国贸新加坡”),将新加坡作为进军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枢纽,也由此开启与华侨银行集团的合作。

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大的市场,但当企业打开一个新的海外市场时,面临的挑战并不小。黄碧娟分析道,语言文化不通是迎面而来的第一道冲击,这也反映出企业需要掌握中英双语、融通东西方文化的人才;其次是营商环境的差异,东南亚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各国的监管法规和运作模式各不相一;如何有效应对汇率风险也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大宗商品交易公司来说,汇率波动太大会对利润造成影响。

国贸新加坡设立后,华侨银行集团随即根据财务报告与业务形态,了解其业务增长的具体需求,并及时调整信用证额度,帮助国贸新加坡承接更多大宗商品交易。在华侨银行集团专业的金融服务方案支持下,国贸新加坡不仅降低了金融风险,更提升了资源的稳定性。

东盟地区中,印度尼西亚拥有大量人口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中资企业而言极具吸引力。今年5月,在得知国贸新加坡有意进军印度尼西亚市场后,华侨银行集团随即安排合作伙伴,协助国贸新加坡适应当地的经营文化,迅速完成印度尼西亚子公司的设立。

“我们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已经深耕多年,建立了广泛的业务服务网络。”黄碧娟透露,华侨银行集团近期拟收购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的印尼分行,帮助集团进一步扩大规模,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当好人民币国际化桥梁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十年来,该倡议在东盟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系列的基础设施联通与产能合作催生了大量的人民币跨境投融资需求,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契机。

央行发布的《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23年1月至9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38.9万亿元,同比增长24%;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6.5万亿元,同比增长19%。

随着今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往来日益紧密,人民币在东盟地区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

黄碧娟认为,外资银行作为金融桥梁与纽带,要想不断提升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就必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

同样以印度尼西亚为例,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该国从2001年开始对印尼卢比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只允许印尼卢比与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的自由兑换,人民币与印尼卢比之间缺乏直接兑换机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中资企业的外汇套期保值需求。

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正式启动中印尼本币结算合作框架(LCS)。在此框架下,中国和印尼的企业可通过指定的特许交叉货币做市商(ACCD)银行,办理人民币与印尼卢比直接兑换交易。

今年3月,华侨银行中国获得境内人民币直接兑换印尼卢比的交易资质。而华侨银行印尼分行已于2021年成为首批ACCD银行。这意味着华侨银行中国和华侨银行印尼可以分别为本国实体企业开设在岸印尼卢比和人民币账户,并在合作框架下提供货币兑换、融资、掉期和远期服务,支持两个市场的客户在跨境投资和经常项目活动中,实现人民币和印尼卢比的结算,并进行人民币与印尼卢比直接报价交易。

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在交易中将本币兑换成美元,再由美元兑换成对方货币,将增加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与以前的传统模式相比,人民币与印尼卢比直接兑换不仅有助于缩短汇款到账时间,提高汇款效率,同时也能有效规避换汇过程中不必要的外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黄碧娟坦言,这对于境外项目公司使用人民币资金结算,将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深信潜力巨大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华侨银行集团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本土银行,与中国更是渊源深厚。自1925年在厦门设立第一家分行起,华侨银行集团就一直保持在中国内地的持续经营,近百年来从未间断。2007年,华侨银行集团在上海设立法人银行,成为第一批本地法人化的外资银行之一。

黄碧娟始终深信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对扎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作为华侨银行集团的核心市场之一,大中华区在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但我们在中国内地的业绩还是取得了突破性增长。2019年至今,中国内地的利润增长超过一倍,对集团业绩的贡献度大幅提升。”

随着大中华和东盟地区贸易和资金流动的持续增长,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华侨银行集团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投入不断增加。

今年3月,华侨银行落子武汉,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业务版图。这是集团继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成渝地区之后,在中国的又一重要战略布局,也是其在中部地区设立的首家分行。

黄碧娟表示,武汉作为九省通衢,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路畅行。在此成立华中地区总部,将加强对本地支柱产业链上重点企业的覆盖,特别是对通信与科技、新能源、金属矿业、物流地产等产业的覆盖。

同时,依托境内外网络和产品优势,华侨银行中国将与本地的中资银行和其他外资银行合作互补,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推动境外企业来湖北投资和经商,并协助中资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在东盟地区的长远发展。

发展蓝图不止于此。在明确“大中华—东盟地区”这一战略重点后,华侨银行集团提出“2025年之前创造30亿新币新增收入”的目标。黄碧娟指出,这30亿新币的增量收入将主要来自于大中华与东盟地区的贸易投资。因此,华侨银行中国肩负着重要使命,必须在“集团一体”战略的引领之下,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成为外资企业拓展大中华区和中资企业进军东盟地区的首选外资银行。

具体到各项业务,黄碧娟透露,未来三年,华侨银行集团将投资5000万新币,用于提升大中华区交易银行业务的实力。尤其在电子渠道上,通过支付系统直接触达客户的交易指令,在东盟区域内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在线金融业务。

此外,随着亚洲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私人财富市场也释放出可观的增长潜力和巨大的市场价值。2022年,华侨银行集团在中国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面的财富管理服务,以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达成财富管理目标。

对绿色金融赛道情有独钟

伴随我国“双碳”工作的推进,绿色金融逐渐成为金融机构竞逐的重要赛道。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绿色金融被列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则明。

谈及这一话题,刚刚从迪拜结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之行的黄碧娟难掩兴奋。她认为,银行不仅仅承担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职责,也肩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在帮助企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银行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催化剂与加速器的关键作用。

在集团层面,华侨银行制定了“在2025年之前将可持续融资额提升至500亿新币”的目标。截至2023年9月,这一金额已经达到520亿新币,提前两年完成目标。“在增速上,可持续融资比一般融资快得多。这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了客户真正的需求所在。”黄碧娟强调。

2022年,华侨银行集团正式加入联合国净零银行联盟,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集团持续关注转型客户的融资需求,制定脱碳战略以减少银行融资业务的碳排放,为银行自身以及客户向“净零脱碳经济”有序过渡制定了详细计划。

黄碧娟介绍,华侨银行集团目前已经公布六大重点行业的脱碳路径和目标,包括石油与天然气、电力、房地产、钢铁、航空、航运业,致力支持这些碳排放密集型企业客户逐步实现净零排放。

聚焦中国市场,外资金融机构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衔接点,可以凭借自身的全球网络优势,在为中国经济向“绿”而行注入更多动能的同时,将全球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的先进经验和资本引入中国市场。

去年11月,华侨银行中国成功发行总规模5亿元人民币的“2022年绿色金融债券”,这也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市场发行的首单绿色金融债券。以此为契机,华侨银行中国在绿色债券领域不断创新与突破,并于今年8月再度成功发行总规模5亿元人民币的“2023年绿色金融债券”,进一步提升绿色信贷投放能力,拓宽资金补充渠道,优化人民币资产负债结构。

据悉,华侨银行中国近期与某电力集团头部央企下属成员公司在境内又落地了3亿元人民币绿色贸易融资,用于支持相关光伏绿色新能源项目建设。“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发展成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未来,离岸风电、海水制氢等海上新能源也将成为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各地正在不断探索新能源的各种可能性,我们十分乐意为这些客户提供金融支持。”黄碧娟表示。

记者 卫容之 王莹

编辑 姚惠

责任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 恒润股份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

  • 暴富神话之后,微短剧走向何方?

  • 红岭创投非法集资案一审 宣判

  • 千亿华发口碑滑落

  • 风暴中心的“黑金”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海防收盘跌2.75%,主力... 5月27日,中国海防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056.69万元,近3日获主力资金累计流出2127.42万元...
玩家必备白金岛长沙麻将有透视挂...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7682267】 操作使用教程:1.亲,实际上白金岛长沙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
生物制品概念股走低 智飞生物跌... 原标题:生物制品概念股走低 智飞生物跌超7%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12月15日...
真的有九尾大厅是真的有挂吗(详... 您好:九尾大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6228841】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
华富安福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 原标题:华富安福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的公告 1. 公告基本信息 ■ ...
寒武纪获北向资金买入7298.... 原标题:寒武纪获北向资金买入7298.95万元,居增持第40位 2月6日,巨灵...
宁波港获北向资金买入1032.... 原标题:宁波港获北向资金买入1032.49万元,累计持股5769.37万股 3...
玩家必备丫丫麻将有没有挂(其实... 您好:丫丫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7682267】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
重大通报四方河南麻将可以开挂吗... 您好:四方河南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7682267 很多玩家在这款游...
光迅科技获北向资金卖出2379... 原标题:光迅科技获北向资金卖出2379.07万元,累计持股1209.83万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