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企业的存在,减少了社会财富的产生,降低了社会的运行效率,同时也使社会福祉受到损害。
著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
为增强反垄断监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及时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推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2023年12月6日,《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办公室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建立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的通知》发布。我认为,建立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意义重大,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反垄断监管手段以及增强反垄断监管效能,另外一方面则有助于将刚性执法和柔性执法有效结合,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将制度贯穿反垄断工作各领域、各环节。
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联合等方式,对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从而达到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地位。垄断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的集中,也就是说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会引起垄断。此前,2018年之时,因为原料药大幅涨价,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价格从400元(人民币,下同)/kg涨到了23,300元/kg,足足涨了58倍之多,即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垄断易滋生损害民生问题
以上扑尔敏原料药价疯涨事件的背后,是被经销商垄断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原料涨幅过快,药企要么停产、要么涨价,但最终都会由老百姓买单。一般来讲,原料药市场的垄断行为辐射范围极广、破坏力极强,垄断力通常由上游市场传导给下游的成品药市场。我认为,政府监管、反垄断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将那些不合法合规的垄断者踢出去,另外一方面则需要健全反垄断的配套政策,并辅以严厉的经济处罚,以儆效尤。
反垄断有助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反垄断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以及反垄断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乱搞价格垄断、非正当竞争、损害国家医改政策、破坏药品市场秩序以及民生权益等行为,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我认为,从消费者层面来讲,垄断可谓百害而无一利。首先,由于缺少外部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同时又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处于垄断中的企业往往会违背市场经济法则、侵犯消费者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服务质量也难以令人满意。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垄断不但会抑制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而且还会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其次,由于垄断企业提供的产品价格要比自由竞争市场价格高一些,这样也会传导给市场上面的其它相关企业,使其利润降低,变相等于掠取了普通老百姓的一部分利益。
总而言之,垄断企业的存在,减少了社会财富的产生,降低了社会的运行效率,同时也使社会福祉受到损害。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强国提速》。本栏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