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新的一年,餐饮、酒类、家电消费市场将呈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餐饮
展望新一年 经营效率和规模效应仍至关重要
传统消费是扩大消费的一大引擎。其中,餐饮消费在今年以来呈现加快恢复向好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全国餐饮收入41905亿元,同比上升18.5%;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941亿元,同比上升18.8%。在国家政策层面继续推动传统消费之际,新的一年,餐饮企业将如何继续实现增长?
今年餐饮行业复苏明显,不过,在快速复苏的同时,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为了拿下更多的市场,餐饮企业在服务、产品、营销上做了更多的尝试和创新。
今年演唱会热浪席卷全国,多个餐饮品牌抓住商机,试图在演出经济中分一杯羹。如海底捞在演唱会结束后用免费大巴接歌迷们去店内就餐,凑凑火锅、木屋烧烤、上上谦火锅等在演唱会场馆外举起牌子,邀请歌迷去门店就餐等。
在国内餐饮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把目光瞄向了海外。12月8日,喜茶美国首店在纽约开业,开业首日门店销量超2500杯;12月1日,奈雪重启海外市场,在泰国开出了首家门店。除此之外,饮品品牌茶理宜世、甜啦啦、库迪等也在今年首次走出国外,在海外开设门店。
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消费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对餐饮行业接下来的发展也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消费者对高品质餐饮消费的渴望和需求也会增强,因此,明年餐饮行业的竞争依然会比较激烈。
“餐饮企业想要从中赢得机会,一是要严格把控品质,提升口感,创新产品;二是要加强营销,通过社交媒体提高传播度和知名度;三是要提高经营效率,加强规范管理、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加工方式、提升员工素质等。规模效应依然非常重要,因此接下来,餐饮企业还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开店,提升市占率,让自己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品牌。”张毅进一步指出。
酒水
消费升级与分化趋势不变
作为消费领域的重要板块之一,今年以来,酒水行业屡屡掀起话题热度,酒企密集“出海”、茅台咖啡爆火、飞天茅台时隔6年提价等,都引起了消费市场和投资领域的关注。一方面,酒水消费场景得以恢复,啤酒、低度酒等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商务宴席等需求也较之前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白酒消费需求缓慢恢复、购买力不足等也导致价格方面的问题持续存在。
针对白酒价格波动,今年多家白酒企业开展控货挺价行动。对此行业专家指出,酒企的控货挺价实际上传递出企业的维稳态度与社会担当,可以优化渠道利润,提振市场信心,为接下来的市场销售做铺垫等作用。而对于茅台提价,招银国际证券分析称,短期内来看,市场信心被提振,有望打破行业下行周期;中长期看,茅台提价对行业有牵头羊作用,为其他品牌的高端及次高端产品在中长期内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向上发展空间。
除了挖掘国内市场需求,白酒企业也在加快布局海外市场。今年以来,茅台、五粮液、洋河等白酒品牌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地纷纷开展海外行活动,合力推动新一轮的白酒“出海”热潮。此外,白酒行业自身也在积极调整,向着良性的方向优化升级。
近期各大酒企经销商大会接踵召开,并陆续定调2024年经营策略、渠道打法、营销政策及开门红策略。比如五粮液近期启动2024年经销商合同签订,大方向以缩量挺价为核心,更有利于2024年价盘管控、量价策略;汾酒则定调2024年稳势能基调,在保持产品结构“抓两头、带中间”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青花汾酒战略落地。
对于明年白酒行业的趋势展望,白酒分析师蔡学飞认为,中国酒行业整体依然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中国酒的民俗社交刚需属性也没有变化。同时结合酒类的消费周期以及内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可以确定的是中国酒行业消费升级与分化趋势不会改变。
家电
行业内需有望迎阶段性回暖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培育消费增长点的表述,给近年低迷的家电行业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认为,政策层面预计将对国内市场消费形成更加积极的拉动,“过去几年相对低迷的市场积攒了一定的购买需求,同时明年国际市场大环境也有可能比今年更友好,有利于中国家电企业产能进一步释放。明年很有可能成为近年来家电市场不多见的繁荣期。”
此前商务部将今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多措并举恢复和扩大消费。事实上,智能家居、电子产品等在内的消费增长点在今年已呈现增长态势。近日,咨询机构中怡康发布中国家电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家电市场43个主要品类共实现零售额6520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7%。预计2023年全年,中国家电零售额可达到8800亿元,同比增长6.3%,在最近五年统计中处于较高水平。不可忽视的是,此前有关部门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流通性。
随着家电厂商入局大模型,让“百模大战”在各赛道打响,家电厂商入局大模型也成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选项”。刘步尘认为,过去十年,中国家电一直朝数字智能化、绿色化、健康化、节能化方向转型,已取得明显成效,预计这一产品技术趋势仍将延续。
长虹、创维、海信多家家电企业纷纷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对明年市场持乐观态度。此外,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券商也对家电行业明年的走势做出预测——如西南证券最新研报指出,2023年前期困扰家电行业的不利因素得到改善,国内外家电销售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修复,2024年家电市场需求有望延续2023年以来的温和回暖改善趋势,增长方面着重于产品高端化、套系化进而向全屋智能家居方向有所突破,家电行业仍将稳健发展。中原证券表示,现阶段,海外市场的家电去库存效应显著,随着海外市场通胀缓解和消费者信心回升,叠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等因素,短期家电出口持续向好态势或已明确。考虑到政策环境持续宽松向好,以及经济预期改善趋势下,家电内需有望在2024年内迎来阶段性回暖。
出品:南都湾区财经新闻中心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戴越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王静娟 孔学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