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一时的现象级电视剧《潜伏》中,有一个经典镜头,情报贩子谢若林,用特有的结巴语气对余则成说:“现在两根金条放在这,你告诉我哪一个是高尚的,哪一个是龌龊的?”
很不幸,在黄金零售领域,情况也如此。大多数顾客对黄金品牌,几无忠诚度可言。只要金子是真,在哪儿买都无所谓。
这就造成一个现象,虽然今年黄金暴涨,但是珠光宝气的金店背后,利润却大多微薄得可怜。从大都市到小县城,金店之间的战争,卷出了天际。
PART.1
“拜金者”:刺激金店疯狂扩张
黄金,是今年全球最耀眼的资产。世界越乱,它越光彩夺目。
国际金价,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1%,近日更是站上了2049.5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国内金价涨幅更是达到16%。
大众投资热情高涨,全国黄金消费量攀升,上半年就卖掉554.88吨,同比多卖91吨;金价也一路上涨,一度破600元/克。据预测,下半年黄金消费比上半年只多不少。
随着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年轻人对黄金的喜爱逐渐升温。他们加入了当年热衷买金的“中国大妈”的队伍,从“嘲笑大妈”,“认同大妈”,到“成为大妈”,甚至“超越大妈”。
很多年轻人,每月工资买颗金瓜子,或者一年买一块小金条,做“实物定投”。
有的情侣,互送小金饰当礼物。而在人生大事上,“三金”“五金”超越钻石,重归主流。
黄金大涨的热乎氛围下,金店开业也进入了加速期。
比如周大生财报,2023年一季度,周大生终端门店数量,同比增加133 家,环比增加21家。再比如中国黄金,今年一季度新增21家直营店、325家加盟店。周生生也预计,2023年集团净增加分店约100家。
PART.2
弱品牌:远看群英荟萃,近看周家开会
别看金店开得多,但是各家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区别有限。国内仍然缺乏真正出圈的珠宝品牌。
很多黄金珠宝品牌,诞生于20年前的黄金时代。很多深圳水贝的老板,注册一个品牌,向上游采购黄金,请代工厂设计制作,打广告砸出知名度,通过加盟商铺向全国市场,马上就能成为黄金珠宝大亨。
最简单的证明,就是大量名字几乎一样的金店,堂而皇之开在很多城市的同一条街上。
比如很多人可能有过困惑:为什么那么多金行都姓“周”?
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周六福、周金生、周百福、周福生………
就是因为,大家对金店的头部品牌,并未产生真正的忠诚度,就给了“蹭”品牌者可乘之机。
周大福和周生生,都创立于上个世纪。创始人都姓周。
但周六福姓“周”,就引发不少争议。周六福的创始人与现在的当家人,都姓“李”。
另外,周六福的名字,既蹭了周大福,还蹭了六福珠宝,堪称高手。
六福珠宝1991年就在香港成立,1997年在港交所上市。
PART.3
低毛利:光鲜金店利润率不如养猪场
金价涨得越高,越凸显出国内黄金品牌的普遍困境:品牌溢价不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不高,以及最关键的,卖黄金“难赚钱”。
因为国际黄金价格太透明,多数金店的盈利,只能来自加工费和品牌溢价。据业内分析,黄金的零售毛利率仅为10%。利润率则更低。能拿到两三个点的净利率,就已是行业翘楚。这两项数据,都不如国内的猪肉概念股,如双汇,牧原等。虽然目前国内猪肉价格大跌,但猪肉养殖企业还是维持了4%的销售利润率。
而金店呢?
老凤祥,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7.16亿元,利润率是2.9%。
中国黄金,一季度净利润3.0亿元,利润率是1.86%。
相比之下,国外一些珠宝奢侈品牌,比如Tiffany、宝格丽、梵克雅宝,其零售毛利率令人羡慕,可以达到50%-60%。明明用料是比黄金更便宜的普通材料,价格却令人瞠目结舌,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鹜。
PART.4
金店两方向突围:下沉开店+古法造金
为了扭转低毛利的局面,国内金店普遍用了两个方法。到小县城去下沉开店,研究毛利更高的古法黄金。
前者提升规模,薄利多销。后者提升单品利润。
所以很多小县城,“一条街上就开出了七八家黄金店”。在这里,你能看到全国各地的金店品牌,叹为观止:东北、河南等地的萃华金店,山东、浙江等地的梦金园,川渝地区的爱恋珠宝、爱迪尔珠宝等。都在同场竞技。
2022年,周大福新店过半数位于下沉市场,三线、四线城市的零售值占比已经达到三分之一。别看城市小,居民少,但这里的人对黄金更加有执念:无论结婚生子、祝寿升学,往往选择购买金饰作为纪念或馈赠亲友。
周大福2024财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四线城市9.5%的零售值同比增速超越了三线城市的5.8%,直逼二线城市的11.1%。
有的金店则是向国际同行学习,势要走出奢侈品之路,追求高毛利。比如最近异军突起的老铺黄金。
这家据称中国第一家推广“古法黄金”概念的金店,用失腊、搂胎、锤揲、花丝、錾刻、镶嵌、修金等非遗古法,让黄金呈现出哑光质感。
借助“古法黄金”这一独特工艺,老铺黄金营造了“小众属性”和“工艺独特性”的品牌溢价。同时,位于国内高端购物中心的选址,展示了自己奢侈品的调性。
目前,老铺黄金单店收入在全行业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位于北京SKP的两家门店,合计产生收入1.54亿,每平方米每月收入约42.7万元。
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老铺黄金毛利率分别为43.1%、41.2%、41.9%、41.7%。远高于同行业5%以内的水平不说,也远高于国内最优秀的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等的毛利水平。由于毛利率表现太过优秀,证监会甚至要求老铺黄金对此提供合理解释。
不过,古法黄金,的确成了行业追逐的焦点。
2017年至2022年,古法黄金市场规模从30亿增长至973亿,年复合增长率100.5%,远高于同期普通黄金珠宝的3.7%的增长率。
千篇一律的内卷式竞争,还将持续到什么时候?我们静待草莽江湖的黄金零售市场的巨变时代的到来。
下一篇:实朴检测参投私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