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经济的大潮中,不同的商业模式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东方甄选的营销驱动模式与格力电器的技术驱动模式,不仅反映了企业战略的差异,更为我们在教育下一代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最近,两个主播火了。
东方甄选的董宇辉大火,顺带格力的孟羽童小火。
但两个老板对待手下主播的态度和做法完全不同。
俞敏洪对待董宇辉是又哄又捧:
俞老师对小董同学从才华到人品、从执行力到情怀都是直翘大拇指,而且不惜自扇耳光,向小董同学及其“丈母娘们”诚恳道歉——因为自己对小董同学这个“公司之大者”的意义认识不足。尽管天下人都知道“小作文”确实是有小编写的。
俞老师更是给小董戴上一顶又一顶的帽子,副总裁、董事长助理、高级合伙人……这些帽子可是都与越真金白银相关,而不是劳动模范、计划sheng yu 先进个人一类的“虚名”。
与俞老师对小董同学的态度和做法相反,身为格力董事长的董明珠居然对孟羽童同学,从工作态度、离职行为、个人人品甚至未来成长,把这个90后年轻人鞭笞得体无完肤,说:选来做秘书,但是一个文都写不出来。
当然,小孟同学的才华与贡献确实不能与小董同学相提并论。
但是,两个老板对待手下“网红”的态度如此之大,决定因素不是老板的个人修养,也不是主播的实力差距,而是两家公司成长的背后驱动力不一样。
俞敏洪的东方甄选,走的是营销驱动路线。 在这个世界里,产品可能并不独特,但正是营销的魔力,尤其是网红的影响力,成就了它的市场地位。对于网红,俞敏洪更是捧在手心,因为在他的商业模式中,他们是推动销售的关键。
董明珠的格力电器,则是一个技术与产品驱动的典范。格力的成功并非依赖营销噱头,而是靠着扎实的技术和高品质产品。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中,董明珠对待网红的态度自然与俞敏洪截然不同。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拥有一家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公司,那么全世界都将对其趋之若鹜。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公司无需迎合任何网红,因为它的实力和地位,就是最好的营销。
营销推动的东方甄选,是推动财富的转移和重新分配。而格力这样的以科学技术推动的制造业,很大程度上才真正创造了财富的增量。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分蛋糕与做蛋糕,孰轻孰重很难说。但是,在中国超级“内卷”的当下,我们当然是急需能够有突破性的重大科技进步,类似当年的工业革命和信息化革命一样,让全社会进入一个新的财富增长级。
网红迅速崛起,并获得大量财富,它向我们的下一代展示了一种迅速获得名气和财富的途径。
但是,持续的学习与研究专业知识、不懈的坚持创新,成为一个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前进的人才, 更是个人实现长期职业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基础。
来源:现代与经典
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或邮箱xy@xdyjd.com
名师在线课程点击左下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