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2023年11月,酿酒车间出现出酒率低的现象,甚至于连505车间这样50年左右的老窖(五粮液第一个自己建的车间,算是五粮液第一个亲儿子)都出现无法出酒的现象。这是极度不正常的,是生产环节出现了大问题。为此各大酿酒车间(501、503、505、507、513、515、517、523等)加大了粮食、曲粉投放量,这样势必会大幅增加五粮液的生产成本。 为什么会造成酿酒车间出不了酒这样的问题?我觉得第一:目前五粮液还是没摆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种风气,没得实事求是真正去解决问题的人。而且在生产中还有些人数据作假,验收作假,及为了制造生产问题去罚款。 第二:五粮液粮食质量标准被别有用心的人操弄后,导致五粮液整个粮食供应标准体系都发生了崩坏,以前1980-2010期间五粮液采购的粮食是软质率高的(就是那种粉质高颗粒不是透明体的),而从2010年后-现在五粮液的粮食是硬质率高的(也就是大家看到那种透明的粮食颗粒,像玻璃一样),软质率高的粮食颗粒淀粉含量高蒸煮以后粉质打开和糠在窖池里会有空隙不粘连给微生物留下了呼吸的空间,易于微生物生长。粉质粮食由于淀粉含量高更利于微生物对其转化为糖,然后转化为酒;而硬质高的粮食颗粒蒸煮后就会和糠粘连在一起,一坨一坨的,为此酿酒工人还要加大糠的投入,这些硬质粮食颗粒和糠粘连后在窖池里没得微生物的呼吸空间,而且由于其硬质粮食大部分都是面筋胶质,粉质少就会导致微生物无法把淀粉转化为糖转化为酒,自然会造成各大酿酒车间出不出酒的情况(之后我会收集硬质粮食、粉质粮食对比图,这样看起更直观) 第三:五粮液还有个车间是502车间,其生产的曲药打成的曲粉是酿酒生产中极度重要的辅料,是对窖池粮食进行催化的关键,其曲粉的糖化力、发酵力至关重要。但由于所谓的环保政策(热季期间把虫关到库区避免飞出去),及生产周期问题,导致其出库曲的周期拉的很长,过长的储存周期意味其被虫蛀蚀的损耗加大,损耗的加大会导致其曲粉中的参与糖化力、发酵力的微生物死亡,本来是发酵室前段28天出库,入后段曲库储存到90天加上转运7天左右周期,总计120天左右,按工艺要求,曲库储存90天取样化验发酵力,糖化力等指标后就可以打成曲粉投入酿酒生产。但其由于生产周期原因,曲库储存周期拉到了22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