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证监会也是出击频频,不少公司被立案调查,也有不少公司被处罚。不过资本市场反应平平。只能让我们的A股指数摆脱3000点的魔咒吗?真的让股民投资者恢复信心吗?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如果处罚不到位,可能更加会损害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影响A股的发展。
ST左江被誉为A股市场上最贵的st股票,连续几年的营业总收入都不到1亿元,而且常年亏损。就这样,它的市值都还有200多亿。仍然在2023年创造了让人瞠目结舌的股价上升走势。有时候股民也很奇怪,这类妖股的股价操作者,难道一点都不怕监管吗?
但是夜路走长了,总要遇到鬼的,监管终于下手了。2023年交易所已经下达了6次询问函件,但是股价仍然从每股100元最高冲到了300元,在这么疲软下跌的行情中,仍然股价涨了两倍。最终还是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上市公司立案调查。
其实这支股票已经有了明显的庄股迹象,也就是说他背后,很有可能有机构在操纵股价。其最明显的庄股特征就是:股东户数不断减少,流通股票也是越来越少,成交量不断下降,筹码集中度越来越高。
当然他的公司在业务经营中也存在着许多疑点,被热炒的所谓高科技概念的DPU芯片销售,只有一笔可疑收入,很有可能就是不停的造概念,吸引散户进入。当然其去年的财务报告也被审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审计师事务所认为,财务数据有疑点不肯出具无保留意见,财务造假的风险越来越大。那么未来这个奇葩的公司会不会直接被退市?在其中的投资者未来能不能索赔?还有告诫投资者,这类公司千万不要介入!有时候想一想,冒点险与狼共舞,很有可能不仅没有分到利润,还可能被吞掉本金。
之前监管部门对于金通灵及前董事长开具了罚单,对上市公司罚款150万,对于期间担任董事长和高管的4人合计罚款420万。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连续6年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同时在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
那么股民看到这个消息会认为处罚严重吗?对于这种长期财务作假的公司处罚到位吗?对于其他公司有没有警示作用呢?金通灵科技公司,证券代码300091。6年期间财务数据就像面团一样,一会儿增一会儿减,没有一年的数据是正确的。
在此期间金通灵完成了国资入股的安排,这就引发另外一个可能。财务数据造假,是不是为国资入股埋个坑呢?让原来的控制人股东可以如期退出呢?同期这家公司业绩也是一路下滑,2022年全年净亏损3.13亿元,2023年前三个季度1.04亿元。当然他们对于投资者也没有任何贡献,股价从2021年到现在已经跌幅超过50%,在此期间也从来不分红。
其实这类公司应该如何处罚呢?可不可以因财务造假,追究实际控制人和高管的刑事责任呢?可不可以启动,对于在此期间受损失的投资者依法索赔的工作呢?可不可以对这6年期间从事中介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进行处罚工作呢?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想给股民最好的保护,能不能让造假者付出最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