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12月25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文,今日是小米宣布正式造车的第1000天,我们正式官宣,12月28日举行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
而即将召开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就将为公众揭晓“小米要造什么样的车”。此前雷军曾表示,小米造车的投入是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十倍。一般汽车品牌造一辆车总计投入300人至400人,费用在10亿元至20亿元,而小米汽车的第一辆车整体投入3400名工程师,研发费用超100亿元。
和普通的发布会不同的是,这次小米汽车召开的是技术发布会,强调“技术”二字。雷军认为,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就是汽车工业与消费电子工业、智能生态的融合,小米汽车将全面重新定义汽车工业的技术栈,将是汽车工业技术范畴的一次重大跨越。这次技术发布会将是小米创办13年来,技术积累的集大成展示。
——小米在汽车制造相关专利情况
早前,2020年11月12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请了一种锂电池电极及锂电池的专利,根据智慧芽显示,该专利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这也意味着,事实上小米在宣布之前就已经悄然研发智能电动汽车中的重点关键技术。
——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投资事件最多
自小米宣布造车以来,其在电动电池、半导体材料和封装及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三大方面分别投资了1起、3起和5起事件;其中,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的投资事件数量最多。
——小米在汽车制造岗位招聘情况
从小米官网发布的社招招聘岗位来看,其对于汽车制造相关领域的岗位以自动驾驶居多,共计33个岗位;其次为汽车座舱,共计21个岗位。相对于自动驾驶和汽车座舱,车载OS和充电桩开发的岗位较少,小米官网或通过收购其他该领域的企业或外包等方式对小米在该领域的技术进行补充。
——小米在汽车制造投资动因分析
小米通过收购和战略投资等方式可快速获取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再背靠小米雄厚的资本力量快速进入智能汽车制造领域,意图赶超国内其他智能汽车制造企业,占据后来居上的地位。小米则选择通过投资智能汽车制造领域的技术和上游关键材料以便于达到快速进军该领域的目的。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2023年新能源车企已经进入淘汰赛,一些竞争力差的新能源车企将退出或者被并购,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提升与量产规模扩大所引发的降价压力,将迫使部分不具备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企逐步消失。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小米汽车颇具爆款潜力,或将影响整车市场竞争,传导至上游供应链,将重构细分赛道竞争格局。小米汽车有望在上市后复刻华为成功。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