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以下简称回购规则),对部分条款予以优化完善。“鼓励上市公司依法合规运用回购工具,积极回报投资者,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也将加大回购的事中事后监管,对利用回购实施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依法严厉查处。”证监会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回购规则对部分条款予以优化完善,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回购作为市场运行内生稳定器的作用。
股份回购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具有优化资本结构、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健全投资者回报机制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据证监会介绍,本次修订发布回购规则是为了更好顺应市场实际和公司需求,增强回购制度的包容度和便利性,推动上市公司重视回购、实施回购、规范回购,积极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
具体来看,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着力提高股份回购便利度,放宽并增设一项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而回购股份的条件,取消禁止回购窗口期的规定,适度放宽上市公司回购基本条件,优化回购交易申报的禁止性规定;二是进一步健全回购约束机制,鼓励上市公司形成实施回购的机制性安排,明确触及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回购情形时的董事会义务;三是进行适应性文字性修改。
在提高回购便利度方面,回购规则作出五方面调整:
一是放宽现有“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回购的条件,将触发条件之一“连续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跌幅累计达到30%”调整为“累计达到20%”,降低触发门槛。
二是增设一项“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回购的条件,将“股票收盘价格低于最近一年最高收盘价格50%”作为触发条件之一,增加回购便利。
三是取消禁止回购窗口期的规定,解决上市公司受制于窗口期无法回购的现实问题,减少回购区间限制,同时加强回购交易监控机制,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
四是适度放宽上市公司回购的基本条件,由“上市满一年”调整为“上市满六个月”,满足新上市公司回购需求。
五是根据收盘集合竞价规则,将原限制收盘前半小时不得回购交易申报,调整为收盘集合竞价阶段不得申报,增加每日可回购时段。
而在回购约束机制上,回购规则也从两个方面作出专门安排:
一是鼓励上市公司形成回购机制性安排,增加“鼓励上市公司在章程或其他治理文件中完善股份回购机制,明确股份回购的触发条件、回购流程等具体安排”的规定。
二是明确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回购情形下的董事会义务,在触及相关条件时,“董事会应当及时了解是否存在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和其他因素,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听取股东关于公司是否应实施股份回购的意见和诉求。”
适应性文字性修改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规定上市公司不得同时实施股份回购和股份发行行为,明确界定“实施股份回购行为”和“实施股份发行行为”的范围,便于执行把握。
二是根据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精神和规定,调整或删除有关内容,不再要求独立董事就回购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三是严防“忽悠式回购”,增加“证券交易所可以按照业务规则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者予以纪律处分”的规定。
今年下半年以来,一大批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回购计划,持续加大回购实施力度,密集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形成“回购潮”。Wind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2月15日,有1319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870.27亿元。
“回购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权权益的,能更充分释放股价低估的信号,向市场明确传递价值信息,并在一定时期内减少流通在外的股份,起到支撑股价的效果,实现‘护盘’。”业内人士认为,“回购潮”反映出上市公司主动运用回购工具维护公司价值的意愿不断增强,传递了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有助于提振公司股价,推动市场回暖。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策略首席分析师樊继拓表示,对于A股来说,回购政策出台后,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在历史上,重要回购政策实施后一年内,主要指数通常能够底部企稳回升。
消息来源丨证监会、澎湃新闻、证券日报、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丨胡美静
京沪楼市重大调整!有楼盘连夜宣布不打烊,买房者能省多少钱?
明年房地产市场怎么走
这条推送,我们准备了一年!
火热申报!“2022—2023年度商业创新样本企业和人物”优秀案例持续征集中
第十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