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美帝芯片巨头美光科技宣布,与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达成全球和解协议,两家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各自撤销对对方的起诉,这意味着双方之间的所有诉讼全部结束。
这件事啊,最早是福建晋华遭到了美光科技的起诉,美光指控联电从他们跳槽的员工那里窃取了商业秘密,并将美光的技术泄露给了联电。同时,美光还在美国起诉福建晋华和联电,称联电利用窃取知识产权并将其交付给福建晋华。福建晋华则反诉美光,声称美光的在华销售的产品侵犯了福建晋华的专利。
在美国发起对于中国的芯片战那段时间,美光这家公司还是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奇怪的是,美国有那么多科技企业,就单单是facebook和美光这两家对打压我国科技公司特别猛,美光一方面在华大肆赚钱一方面对华诋毁。从2018年开始,美光就派人到美国商务部游说了很多次,议题从贸易到知识产权五花八门,一大半的游说都是建议制裁中国。
美光为什么敢这么干?一个是美光一度在国内有些市场份额,但在中国又没有大规模的工厂资产。这么些年不断和我们抗衡,美光也付出了一些的代价,代价就是市场份额越来越少。去年美光在我国市场的营收大概在228亿元,占美光所有营收的比例约为10.8%。去年全球DRAM+NAND市场,美光一共占的份额约为19.2%,排名全球第三。换算下来,美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市场份额里,在我国其实只有其中的10.8%左右,也就是收美光在我国市场的份额,其实只占到了全球的10.8%*19.2%,也就是2.07%的份额。
对于美光来说,百分之二的份额不多,而且美光也能给个人消费者销售产品,在我国美光可能只会丢掉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的市场,不会全丢光。但是美光产品的作用在不断下降,主要是可选择的合作方有很多,而且国内有些厂商已经突破了存储芯片的开发和制造工艺,并且国产存储芯片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运用。
这几年美光在国内名声很臭,之前,因为美光科技的网络安全的问题,被禁止进入关键信息技术领域,浪潮集团和联想集团等相继停止对美光科技产品的采购。没有通过网络安全审查,那么基础设施建设,是不能使用美光的产品的。而一些云计算、政府、国企以及敏感型的企业,都不会再使用美光的产品,甚至是使用美光芯片的非美光品牌的国产产品,都不能使用了。
对于我们来说,这点市场份额也不多,还不够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三星、SK海力士、西数数据、铠侠这些国内外厂商瓜分的,分到每家厂商上也少得可怜。
怎么办?对美光来说,失去市场和遭到处罚都不是个好事,于是开始向中国示好,递交各种投名状,年中的时候,美光科技宣布要在西安投资43亿人民币加大工厂规模。11月份,美光科技CEO桑杰・梅赫罗特拉与中国商务部部长会面,表达了会持续投资中国市场的意愿。到现在,美光科技与中企达成专利和解,可能又是美光科技的投名状。
前几天科技行业还出了个事,就是华为技术被偷,被偷的技术,不是一般的边缘技术过时的技术,是顶级的芯片技术,是华为最核心的海思麒麟部门的顶级技术。
事件大致情况是,尊湃通讯创始人在海思工作10年,后离职创立尊湃通讯,并从原公司挖掘多人跳槽至其公司,还指示这些人离职前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原公司芯片技术信息。华为认为上海尊湃窃取了他的芯片技术。这两个案件几乎是完全类似的。之前几年尊湃通讯做出来国内顶级的芯片,经管分辨,尊湃通讯的芯片设计的40个关键的节点,和华为海思麒麟的相似度高达90%。这令大家非常震惊,不用多说,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大家担心的也就是那么点事,对华为来说损失惨重,十几年的芯片研发,到最后成果被人白白偷走。
往坏处想一想,要是偷窃方找个借口出境,把技术卖给美国,或者高价卖给华为的竞争对手,华为的处境就困难了,损失也不止是华为,也是国内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损失。
在科技行业,窃取技术是成本最低的,所以也有很多这类事情出现,就像特斯拉起诉冰零智能科技公司侵犯技术秘密。行业里一直在追随技术的发展,也应该重视对技术安全的保护。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