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16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13日报道,为期两天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日结束,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4年开辟更强劲复苏的道路敲定了广泛的政策重点。
从增强商业信心到更好地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关于这次会议的长达数千字的公告包含长长的待办事项清单。
1.商业航天和高科技雄心
中国领导层明确表达了他们推进前沿技术的雄心,包括商业航天和量子科学等。他们认为这些领域是经济增长的新源头。
上海一家科技领域咨询公司经理吴新建(音)说:“中国已经在相关研发方面取得了进步。”
2.成为海洋强国
会议公告还包含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但并未详细说明如何完成这项任务。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
3.银发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到了“银发经济”。领导层设法把人口挑战变成支撑经济的机遇。
中国2022年有2.1亿年龄在65岁(含)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总数的14.9%。
4.更多销售国货“潮品”
中国把国货“潮品”列为明年新的消费增长点之一,希望14亿人口的消费力量可以推动经济前行。
国内许多厂家已经可以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地缘政治紧张给购买这些产品的行为增添了爱国主义印记。
在电动汽车和消费品领域,“中国制造”标签还与品质上乘和产品设计契合中国消费者需求联系在一起。
5.粮食安全
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涉及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部分大幅增加。
中国一向强调要确保谷物和其他主粮供应,稳定耕地规模,以及更多地投资于农田保护和建设。
在气候变化加剧和全球市场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越来越强调粮食安全。
6.更务实的工作作风
中国增加了“先立后破”的新工作原则。中国领导层还更加强调改善社会预期。
他们要求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编译/杨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