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的代理商与代理商之间的竞争,是一场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竞争。”新经销CEO陈思廷说。
这次NBM中童精品展的展前会——第四届母婴代理商大会,专门从快消品行业请来头部媒体《新经销》,来告诉母婴业,起步更早,竞争更残酷的大快消行业,代理商是否被边缘化了,他们是如何应对“去中间化”的。
破局点与新困境
陈思廷认为,当前快消行业有两大特点,第一个是渠道的无限细分化,第二个是增量基本上都来源于新渠道。
“快消品的代理商,面临的叫渠道的无限碎片化:消费者24小时在线,任何地方都可以下单,我们叫全渠道。”
“如果我们的代理商想要去做增量,就一定要做全渠道。”陈思廷认为全渠道运营是破局关键。
“线上的要做,天猫京东要做,O2O要做,即时零售要做,夫妻老婆店要做,社区团购要做,现在出来了硬折扣,也要做。”
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尽管新渠道带来的量是有的,很多代理商却因为没有相应的能力,而被迫放弃这些渠道。
“如果你不做,你就没有增长。但是你做,你又头疼。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的数字化能力跟不上,你团队的专业能力跟不上,你会发现你做一单赔一单,因为每个渠道的服务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分化与竞争
“大快消就是一个人口经济。”陈思廷认为,推动快消行业包括母婴行业市场不断增长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也是本质的,就是人口因素。
但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2013年到2023年的十年间,新生儿数量下滑了将近一半,到2022年,我国的绝对人口开始下降。
“各位老板在过去总感觉今天的生意比10年前难做太多了,比疫情前难做太多了,表面看好像是疫情的黑天鹅,也有中美的大环境。但实际上一个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人口红利不再。”
“我们的快消某种意义上,现在不能叫萧条,它应该是从整体繁荣到分化,有的细分还是在增长,但是大部分细分是在下降的,因为总的人口在下降。”
“跟我们原来同品类的竞争,现在已经泛化了。所以打败方便面的不是方便面,现在变成了外卖。”
“我们做快消的有一个观点:就是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当中,不仅仅是品牌与品牌的竞争,代理商之间的竞争是你死我活的。”
大,才能强
“快消的可替代性太强了。你喝农夫山泉和娃哈哈有什么区别?没什么区别,所以你只有规模足够大,渠道足够全,才能覆盖足够多的网络。有了网络,不光做品牌,还做全品类,做到一站式供货,还把供应链物流做了,这样你的底盘才会越来越稳。”
陈思廷告诉我们,代理商的基本盘只有两项:客户和物流。
“快消行业是这样的道理:你如果是完全做产品的代理商,你是没有未来的,注定了你是一个依附于上游的,上游换个领导你就完蛋了。”
“但你一旦把你的根子扎得极深极稳,其实你跟品牌合作就是双赢,也没有哪个品牌和哪个品牌的领导敢于轻易动你。”
如何做大商
“做大商有五条路径,跨渠道、跨品类、跨区域、跨零售、跨线上。”陈思廷归纳出了五个方向。
做传统店的,最容易成功的是跨渠道和跨品类。
年轻的代理商,系统管理能力强的,对新模式接受比较快的,更加容易选择跨零售、跨线上,因为这种新的工具,新的人群,年轻代理商玩起来得心应手。
“跨区域又适合什么呢?跨区域适合和厂商关系好的。”陈思廷发现绝大部分的经销生意,还是本地化的生意,跨区域需要有品牌支持。
做大商看什么
看经销品类,看经营渠道,看经营规模,看所属城市,看资源禀赋和能力优势——陈思廷认为做大商要做到这“五看”。
看经销品类,就是要看品类有没有做大商的机会。“比如营养品,目前如果想成为大商就非常难,因为它是一个相对重服务的领域。”
看经营渠道,就是要看所掌握的渠道有没有可能扩充品类。“我跟一个店原来可能做1万块钱的生意,有没有可能跟他做10万块钱的生意?我们快消行业有很多做啤酒的代理商开始兼饮料、白酒,甚至有的开始自己做汽水。”
看经营规模,就是要看自己的规模和想做的市场。“一开始,如果我们规模没有达到,是不适合做大商去扩张的。先把底子打造好,把数字化系统、管理这些做好,尤其是把公司的业务骨干培养好,打仗还是要靠团队的。”
看所属城市,就是要看人口、交通、运输。“一二线城市跟三四线城市做大商的路径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品牌认知不一样,交通道路、运输的主要工具是不一样的,运输的效率也不一样。”
最后,要靠的就是代理商的资源和能力了。
从快消看母婴
“母婴更严峻一些,我们某种意义上不是一个存量市场,我们是一个巨大的缩量市场。”
“人口进入下降通道,包括社会的低欲望消费一旦形成,不婚、不育这种社会风气一旦形成,对整个母婴行业的影响是长期的。”
大局势如此,但陈思廷并不认为母婴品牌市场没有发展机会。
“母婴行业的代理商,我认为未来依然要在供应链下功夫。一旦你做母婴的全品类,母婴除了奶粉还有婴幼儿辅食,还有可能扩大人群,你要从婴幼儿年龄要再扩大,扩大到妇女,扩大到成人,甚至扩大到老人这些特殊人群,都可以是你的客户。”
扩大经营范围是有风险的,如何保障效率、如何降低成本、如何进行管理,都是代理商要面临的挑战。
但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和优势,“一旦你做成这个事,没有人干得过你。”陈思廷这样说道。
“代理商的职能,代理商的管理,乃至于他所使用的工具,都会不断发生变化。能跟上这个变化的代理商,在接下来的5-10年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他的规模会做大,会获得超速发展。”
“但是如果不能跟上变化,不能完成迭代的这类代理商,他在接下来的5-10年会逐渐衰退,最后有的会退出市场。”
“业余选手向专业选手转变,这是一个大的趋势。”陈思廷这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