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借机“收割”
日本或将加大力度对抗美元,包括抛售部分高达1.19万亿美元的美债。美国学者警告称,中国可能借此机会利用美元收割全球。
然而,为何原本应该是美国收割全球,现在却成了中国呢?
实际上,美国自2022年初开始加息以来便已计划收割全球,但两年过去,大部分目标未能实现,因此转向关注亚洲市场。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并未预见到自己此次收割亚洲的困境,原因自然是中国和人民币的定海神针作用。
在亚洲的收割计划已然失败,日本、韩国、瑞士等国家的压制后,美元更是陷入重重包围。
长达近2年的多次加息并未使美国的通胀水平有所减缓,尽管美联储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采取了超过5.25%的高利率政策,却未能对中国经济造成实质性冲击,同时也未能拯救美国自身的经济状况。
此外,对于美国普通民众来说,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超其表象。
许多美国官员期望美联储能尽早降息,但若真如此,美国的收割机会恐将彻底丧失。
随着日韩利用外储稳定汇市,日元及韩元均已摆脱底部区域。
欧洲方面,瑞士与瑞典已开启降息进程,释放流动性以抵消美联储的紧缩效应。预计未来欧洲央行也将跟随降息25个基点。
这对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立场构成严重挑战。然而,真正引发美国忧虑的其实是中国的行动。
中国央行明确表示仍有多种工具可供使用,包括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
美国正逐步收紧流动性,意图制造全球性的美元短缺现象,特别是对新兴市场而言,美元短缺将导致贸易受阻,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并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下滑。
这正是美国实施“收割”策略的基础,然而,得益于中国持续的流动性释放,实际上弥补了因美元短缺而产生的资金缺口。
事实表明,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密的国家无需担忧美元短缺甚至枯竭的问题,美元潮汐对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和人民币地位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这也就是美专家所谓的“收割”,但这也是美国一手造成的,而且全球各国人民心目中自有一杆秤,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国家与中国达成货币互换协议,使用人民币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