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木帛
先“快消”,后“快销”母婴渠道的营养品销售,常常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一极是营养品超前售卖,短期内靠各类促销、爆破积极冲量。
“一档活动能做100万销量,恨不得给顾客卖到吃一年的量。”中童记者走访市场就有老板反馈道。
但是,面对种类繁多的营养品,顾客并不知道该怎么吃,忘记服用是常态,买回去的营养品都被遗忘在家中某个角落,久而久之,消费者会觉得“营养品没什么用”。
这直接导致顾客对门店产生信任危机。
另一极是营养品销售“堰塞”,不动销是很多门店的常态。
他们受低折扣、返利等诱惑,跟风选了很多不专业、短期高毛利的营养品,但是自己根本不会卖,也没有为顾客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任由产品在货架上“落灰”,最后无论是低价处理还是堆库房里,都会对门店的经营产生不良影响。
两极分化的共同特点是,没有持续的“助消化”能力——门店没有专业“助消化”产品的能力,没有引导消费者真正重视营养品,定期持续地服用营养品。
同时,门店也没有专业的品牌带动,无法充分发挥品牌与渠道的联动势能。“以前的打法,大家都很关注‘快销’,快速把产品销售出去。现在,我们不仅要关注‘快销’,更要关注‘快消’,要关注消费者买回去之后是不是真的‘消费’掉了,这点至关重要。”中童传媒创始人兼总策划罗文杲在2021第四届营养品大会上就曾分享过。
只有让消费者不断地“消费”掉,营养品的价值和功效才能够发挥出来,同时门店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良性动销。先“快消”,后“快销”。
那么,门店如何具备持续“快消”营养品的能力?
最根本的驱动是专业力,门店只有自身专业,帮助消费者认识到营养品价值,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影响消费者,助力消费者养成科学营养补充理念,日拱一卒,用“小营养”撬动“大健康”。
在专业养成的过程中,品牌的作用不可忽视,选择一个专业品牌,对门店的带动是指数级的,并且品牌和渠道联动合力,能够发挥“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