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师芒格在去世之前,曾谈到了这两年自己投资阿里的事情,出人意外的是他竟然认为自己在这两年抄底阿里是人生最失败的投资。
2021年阿里市值突破8000亿美元之后,开始走下坡路。芒格差不多在阿里巴巴跌了50%之后开始入股。可是阿里一直跌,如今阿里市值已经蒸发了七八成。芒格后来分析,他说阿里巴巴虽然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但是本质上依然是一家零售企业,用户并不会在乎在什么平台买产品,他们只在乎自己买到的产品是否便宜。
芒格还认为,用户在不同零售平台之间迁移是没有成本的。芒格这番话,可以说是给阿里提了一个醒。这两年随着拼多多的崛起,阿里跟京东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今年以来,阿里在人事上是频繁调整,先是张勇卸任阿里董事长,之后就是蔡崇信回归,吴泳铭担任CEO。最近阿里又在人事上调整了,吴泳铭兼任了淘天集团的CEO。
阿里在今年业务重构,说是六大集团,其实最核心的依然是淘天集团,也就是淘宝跟天猫这部分业务。这部分业务也是目前阿里压力最大的。
拼多多目前已经占了25%的市场份额,而且他们的增速依然迅猛。今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单季营收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阿里跟京东目前都遇到了增长乏力的问题。两大传统平台在拼多多跟抖音的夹击下,可以说是左支右绌。
京东三季度营收增长1.7%,远低于上年同期的11.35%增速。阿里最新的单季度报道,营收增速也只有8.5%。
现在对于拼多多来说,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经济下滑,未来消费大趋势肯定是降级。过去很多看不上拼多多的用户,如今也开始拥抱大环境了,很多发现拼多多上的产品也是真香。
阿里的逻辑就是尽量平衡商家跟用户的利益,可是拼多多是全部站在用户一端,虽然造成很多商家意见众多,可是却让拼多多的用户越来越多。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这个时代,商品的供应是已经供大于求了,商家就是在不断内卷中。可是用户就那么多了。说白了过去用户是跟着商家走,如今商家是跟着用户走。
京东的自营模式是京东的优势,也是京东的劣势,在大品牌方面,京东的自营有更高的效率。这方面主要就是标准品方面,特别是3C产品。
可是在非标品方面,京东这个采购优势就没有了,比如在服装这个领域,自营这个模式就玩不转了。多年来京东在非标上面又一直无法真正发力,这就导致京东一直追不上阿里。
阿里本来一直没什么问题,可关键就是他们作为头部平台,他们在明,拼多多在暗,而拼多多处处做得比阿里更加极致,加上阿里组织结构太臃肿了,因此反应起来太慢了。
2019年马云退休的时候,拼多多才是一家市值200多亿美元的公司,那个时候拼多多刚刚上市,还处于严重亏损中。可是一转眼,张勇当了4年的董事长,拼多多就在市值上超越了阿里。
关键拼多多不仅仅在国内发展迅速,而且在外国市场也是高歌猛进。TEMU在美国1年多就收揽了1个亿的用户,现在还进入了全球几十个国家。拼多多左手在国内打京东阿里,右手还在国际上进攻亚马逊。
除了拼多多之外,短视频跟直播带来的新电商机会,也在不断吞噬传统电商的市场,短视频抢占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带来了新的增量。
因为电扇市场总的蛋糕就是这么大了,因此现在的情况就是此消彼长。抖音电商在今年前十个月的交易额已经接近2万亿了。阿里在2022年财年的平台交易总额是8.3万亿。
抖音电商现在还保持了60%的增速,按照这个速度,未来几年阿里跟京东如果不调整,他们会失去更多的市场份额。
拼多多跟抖音的崛起,迅速打破了市场的平衡。当年苏宁跟国美在线下雄霸一时,可是一到电商时代,他们连对手的屁股都没有摸到。
刘强东去年有一句说得是对的,如果京东不改革,那么很快就会成为第二个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