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继重启收购珠海免税一案后,(600185.SH)也开启了筹划出让(002022.SZ)股权的事宜。
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珠海保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保联”)持有其参股企业9586.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8.64%,为第一大股东。本次珠海保联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其持有的5%股份,对应2571.49万股股份。
同时,为保障治理结构和经营稳定,珠海保联拟将其持有的10.64%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本次公开征集转让的受让方,对应5472.13万股股份。
对此,也在公告日当天对上述交易计划进行了披露。据悉,若本次股份公开征集转让及表决权委托完成,的第一大股东将可能发生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方面持有18.64%股份,但目前并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12月11日收盘,股价报收7.83元,涨0.77%,成交额为1.59亿元,当前公司总市值约147.6亿元。股价报收9.08元,跌0.11%,成交额为4318.59万元,当前公司总市值约46.7亿元。
二度转让科华生物股权,折价约50%
2020年5月,宣布,通过珠海保联收购9586.3万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18.63%,购买价格为17.26亿元,折合单价为每股18元,相比该公告披露前一交易日(2020年5月8日)的股价16.9元,溢价约6.5%。
当时表示,收购股份的估值处于合理范围,并且是根据自身战略部署,向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领域布局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完善和扩展大健康板块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
令人没想到的是,2021年5月12日,在持有仅一年后,就发布公告称,拟将珠海保联持有的9586.3万股股份全部转让给圣湘生物(688289.SH),转让价格为19.5亿元,折合每股20.34元,相比当日收盘价17.32元的溢价率为17.44%。
若该笔交易完成,将通过买卖赚取约2.24亿元的差价。不过遗憾的是,该笔转让并未完成,2021年8月,、圣湘生物、相继发布公告,称圣湘生物已终止收购,但保留未来股权转让的优先购买权,并全额退回了约5.85亿元的首付款。
时隔两年半,再度筹划转让股权,不过这次计划出售的股权比例下调为5%。
根据最新公告显示,本次股权转让的价格将不低于近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以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中的较高者。
钛媒体APP注意到,近半年来,的股价始终在9元上下徘徊,且公司截至2022年底的每股净资产仅有9.09元。若以这一价格计算,此番出售股份较买入时近乎折价一半。
对此,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钛媒体APP分析到,之所以“半价“出售,可能是因为公司现在需要资金和补充流动性。而对于这次股权转让,柏文喜认为“是一种理性的决策”。
“当时收购时,后者的股价处于高位,而现在的股价已大幅下跌。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出售的股份可以说是出于财务和战略考虑,以减轻公司的财务压力和风险。此外,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转让股份,也可以避免股权转让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输送等问题。”柏文喜补充道。
据悉,截至9月末,的货币资金约18.98亿元,公司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共计约62.45亿元,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共计约69.24亿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产负债率高达79.04%。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笔交易尚处于较早期策划阶段。表示,珠海保联后续将进一步研究制定本次公开征集转让的具体方案,并提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有权机构批准。在完成公开征集转让程序前,本次转让的受让方存在不确定。
进军大健康领域接连受阻
据了解,最早于2016年搭建起大健康板块,公司最初曾宣布要在美国设立公司进行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不过后来不了了之。
首次受挫后,并没有气馁,而是紧盯行业风向伺机行动。
2020年2月,通过全资子公司珠海高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3000万元,联合珠海市微创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医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丰炎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珠海高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医疗健康品牌“高格健康”,主要生产销售口罩等医疗器械。2020上半年新冠疫情肆虐,高格健康稳抓口罩产销线,据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0年口罩总产量2777.82万片,总销量3591.25万片。
但由于公司通过非法定信息披露渠道发布防疫物资口罩生产经营的重大事项,相关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风险提示不充分,上交所对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邹超、董事兼常务副总裁周琴琴予以监管关注,公司股价也受到影响自此“一蹶不振”。
在“奋力”口罩生意的同时,公司于当年5月拿下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欲借后者加快布局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领域。据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在分子、生化及免疫等领域,均具备全自动、灵活通量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和供应能力的公司,有着“体外诊断(IVD)老大哥”的称号。
诚如前文所述,2021年5月,宣布,出于自身的产业结构和业务发展需要,拟以19.5亿元的总价将所持18.63%股份全部转让给圣湘生物。该笔交易于3个月后告吹,原因是股权转让过户事宜未能完成,“无法达到交易各方的预期”。
据悉,2018年,曾斥资5.54亿元收购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合称“天隆公司”)各62%股权,并约定于2021年完成对天隆公司剩余38%股权的收购。届时,天隆公司的整体估值以9亿元或2020年度扣非净利润的25倍两者孰高为准。
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并未能完成当初立下的约定,遂陷入116亿元的巨额仲裁案中,导致圣湘生物放弃对该公司的股权收购,不过圣湘生物保留了对未来股权转让的优先购买权。
今年3月27日,公告称,经审慎研究,并与交易对方协商一致,决定终止购买天隆公司38%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与此同时,双方签署了和解备忘录,由申请人撤回本案的全部仲裁请求、由公司撤回本案的全部仲裁反请求。自此,“百亿仲裁案”宣告正式落幕。
而此次再度被摆上货架,不知作为“优先购买者”的圣湘生物是否会二次出手,将其收入囊中?(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陈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