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做公民科学家,深圳物候记录共创项目等你参与
感知岭南四季,记录时节之美
上传物候照片,赢取公益大奖
罗湖区自然教育中心推出的
深圳物候记录共创项目
邀您共赏深圳四时之美
记录并上传你发现的物候照片
更有机会赢得罗湖区自然教育中心
限量周边文创礼品和公益活动名额
一起来参与吧~
△物候记录平台2023年12月部分作品截图
深圳物候记录共创项目由参与者记录并上传物种在不同生存环境下的物候特征,共同丰富深圳地区物候记录数据。自2023年8月上线以来,已有近200名市民参与,累积征集超1000份物候摄影作品、线上互动近万次,成为市民了解和记录本土自然知识的学习平台,也为丰富深圳物候信息数据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科普速递
*物候(wù hòu):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季节气候的反应。
- 深圳物候记录共创项目内容 -
【项目名称】
深圳物候记录共创项目
【项目主题】
感知岭南四季,记录时节之美
【参与对象】
不限年龄,所有市民均可参与
【项目时间】
活动长期有效
【记录对象】
深圳市内物种,动、植物均可
【奖项设置】
详见下文
- 参与流程与作品要求 -
参与方式
识别上方二维码参与共创活动
进行物候记录信息提交
参与流程
作品要求
1.图片内容符合活动主题要求(深圳市内所观察动、植物);
2.主体清晰、照片含生物的主要识别信息;
3.每个物种单次可上传1~2张照片;
4.所记录的同一物种不同时节体现了明显的物候特征时,可多次上传(如某一种植物落叶、开花、结果,每个生长阶段都可上传);同一物种拍摄时间间隔较短且物候特征无明显变化时,请勿重复上传。
作品版权说明
1.所提交物种信息的图片、文字等信息可能会被用于共创成果的产出和展示,被采纳信息的共创者拥有成果产出的共创署名权。
2.我方承诺所提供照片仅用于公益使用,图片最终的采纳或使用也会与共创作者联系沟通。提交信息参与共创大赛者,视为同意图片、文字等信息的授权使用。
3.提交的物种记录图片务必为原创拍摄作品,若提交他人作品,后续涉及到版权问题须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4.活动解释权归罗湖区自然教育中心所有,工作人员有权对不符合要求的照片作无效判定,不计入积分统计。
- 项目积分奖励规则 -
积分累计规则
1.物种记录共创大赛活动参与者可多次提交物种记录,实行积分累计制度,设立月度奖励、年度奖励;
2.每提交一次信息完整的物种记录可记1分,每次提交的内容不能重复(可提交同一物种不同地点、不同时节体现不同物候特征的图片信息)。
奖项设置
积分兑换规则
每月在活动社群、“罗湖趣自然”微信公众号内公布月度排名,兑换月度奖励后,不影响年度积分累加。
文创奖品介绍
△文创奖品——物候主题冰箱贴
物候主题冰箱贴选用深圳代表性的动植物物种作为设计的插画主体,展现在不同环境下深圳的典型物候特征。
12个冰箱贴拼合在一起之后,背景部分形成“SZ”字样,正如深圳物候共创项目最有意义的目的:一群人的物候记录,会搭建出全面的深圳物候信息数据库,在用物候盲盒冰箱贴拼出“SZ”的过程,也是我们共同构建深圳物候信息数据库的过程。
2023年
罗湖区自然教育中心
开展了一系列线下活动
举办生态摄影讲座
开展“小小导赏员”、自然导赏活动
2023年物候记录共创成果展
……
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
深圳物候记录共创项目
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到2024年7月底
物候记录项目正式启动将满一周年
大家的记录作品也将完整覆盖深圳四时
届时项目将举办周年成果发布专门活动
以发布会、摄影展、作品集等
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
全方面展示项目年度成果作品
并邀请共创作者们现场参与交流
2024年
深圳物候记录共创项目
期待你的加入!
- 活动组织单位 -
主办单位
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承办单位
深圳市湖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知初小世界)
来源: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美丽深圳”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