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中华遗嘱库遗嘱登记保管数量已突破31万份,老年人对订立遗嘱的需求越来越旺盛。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专家建议,应尽快将遗嘱服务纳入老年服务体系,惠及更多老年人。
中华遗嘱库项目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的全国性公益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免费遗嘱咨询服务和遗嘱保管服务,旨在面向全社会推广遗嘱理念,促使全社会重视遗嘱在家庭建设、和谐家风和弘扬孝道中的独特作用。
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华遗嘱库遗嘱咨询数量达478850人次,遗嘱登记保管数量已达311868份。2013年时,在中华遗嘱库进行咨询的中老年群体数量为21420人,登记保管量为6804人,保管比例为31.76%。而到了2023年时,在中华遗嘱库进行咨询的中老年群体达到了85622人,登记保管量达到了53422人,保管比例上升到了62.39%。可见,百姓对订立遗嘱的相关需求越发旺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民法典》立法专家龙翼飞教授表示,对于老年群体而言,高质量的遗嘱服务关系到老年人财产权益保障,以及晚年家庭幸福和谐,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和谐社会目标,尤其是随着百姓订立遗嘱需求旺盛,应尽快将高质量的遗嘱服务纳入到老年服务体系中。
在发布会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还宣布了中华遗嘱库全国分库推广计划。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俊虎介绍,中华遗嘱库公益项目启动十余年来,得到全国各地老年人的支持,许多外地的老年人为了订立遗嘱,不得不奔波千里来到北京。为此,中华遗嘱库推出全国分库推广计划,方便老年人就近办理遗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