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代表前脚走,这国立马划清界限,驱逐驻军又撕毁协议,美军上亿美元打造的基地彻底泡汤。这份大礼,俄罗斯很喜欢。
前言:就在全球注意力都集中在俄乌与中东之地时,远在非洲腹地的尼日尔,却一夜之间成为大国博弈旋涡中心,法国人感慨与美“同病相怜”,俄罗斯人则笑的合不拢嘴。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尼日尔到底有何特殊性?权力更迭下,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图解:尼日尔当地民众发起抗议活动,要求法国军队撤离)
1、“打倒法国”?尼日亚强硬驱逐
尼日尔到底是何来头,敢同时骑在美法头上,并铁腕出手驱逐驻军与大使馆?
这件事还要从去年尼日尔爆发的政变危机说起。2023年7月26日,尼日尔发生军事武装政变事件,政变军队推翻总统巴祖姆,并封锁边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宵禁。7月28日,新领导人阿卜杜拉赫曼·奇亚尼上台。
巴祖姆一直被视为法国的亲密盟友,当其被推翻政权后,法国外交部立即发布声明称,不承认奇亚尼政变获得的政权。与此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还通过电话与巴祖姆取得联系。很显然,法国想要在这件事上“一管到底”。
只不过,法国在这件事上表现过于着急,这就导致与奇亚尼政变产生共鸣的不少当地民众,直接找到法国大使馆发出抗议,期间,甚至有人高喊“拒绝法国对尼日尔指手画脚”“法军滚出去”“打倒法国”等口号,并摘掉、践踏法国大使馆门牌。
有分析称,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进一步加深与非洲国家关系,达成多领域合作,甚至还向其送上不少免费粮食。尼日尔作为非洲腹地国家,连接着北部与南部地区,是重要的商业与石油贸易通道,所以,俄罗斯以及众多西方国家,都在极力争取非洲国家尤其是尼日尔的支持。
但令美国没想到的是,尼日尔政变之后,不仅强硬驱逐法国驻军,还瞄准了美国驻军。
(图解:尼日尔废除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协议,并称美军在当地的存在违法)
2、美代表团前脚走,尼日尔后脚翻脸
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莫莉·菲特地访问尼日尔,希望对方可以改变想法,期间,其还威胁尼日尔,声称只要其满足某些条件,美国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尼日尔新政权。
谁料,莫莉·菲前脚刚走,奇亚尼后脚就下达“最后通牒”,不仅表达了对美国代表傲慢态度的不满,还直接废除与美国军事协议。
即便美媒极力解释说“尼日尔仅废除协议,并没有要求美军撤离”,但据尼日尔军政权发言人所说,废除该协议后,美国国防部军事和文职人员将不允许在其境内活动。
换言之,美军在尼日尔的地位与存在,已经是一种违法行为,与直接驱逐无两样。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法国战机在对方发出驱逐警告后,仍侵入尼日尔领空,紧随其后就收到“驱逐法国大使馆”的“警告”,同时还被要求“所有法国军队撤离尼日尔,否则将把法国当做必须打击的敌人”。
据悉,尼日尔驱逐法国驻军与大使馆工作人员后,还联合马里、布基纳法索一起,发起“反抗运动”,直接威胁到法国经济利益。
可见,倘若美国驻军也像当年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一样赖着不走,很可能会遭到与法国一样的待遇。
目前,美国在尼日尔一共设立了两处军事基地,总驻军约1100人,其中,201空军无人机基地是美国斥资1亿多美元打造的重要基地,当尼日尔宣布废除合作协议后,美国这些投入,将彻底打水漂,损失惨重。
(图解:俄罗斯国防部称,已经同意与尼日尔发展军事合作)
3、俄罗斯受到特殊大礼:新堡垒来了!
更让美国难以接受的是,尼日尔与美法接连翻脸后,转眼就与俄罗斯发展军事合作。
参考消息称,尼日尔军政府任命的国防国务部长萨利富·莫迪与俄罗斯副防长叶夫库罗夫会面,而后发布声明称,将进一步发展防务领域合作,加强联合行动稳定地区局势。
报道指出,尼日尔赶走法国与美国驻军并废除安全协议后,很快就引起西方国家担忧,他们生怕尼日尔会成为俄罗斯在非洲的一处新堡垒,威胁到西方国家在该地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此外,尼日尔蕴含丰富石油资源,同时还是西方眼中萨赫勒地区最后一块“和平绿洲”,西方军事专家认为,如今尼日尔的转向,极可能产生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另据其他消息报道,尼日尔除了与俄罗斯加深合作外,还表达了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期待,其过渡政府总理泽内与中国驻尼日尔大使会面时,直言“中国是好朋友”。
为此,利益受损的美法,将一腔怒火转移到俄乌冲突上。
前有法国大力援助,并放话派兵乌克兰作战,后有美国通过新一轮援乌法案,紧急提供3亿美元军事援助。
需要强调的是,此番援助,几乎是在其严重透支情况下发出的。
美联社透露,美国国防部不惜成本地为乌克兰提供炮弹、防空弹、反装甲系统等,虽然目前还有部分库存没有给出,可一旦全部支援给乌克兰,美国库存将会陷入没有足够补充装备资金的困境。
总的来说,不管是驻军被驱逐,还是尼日尔与中俄加深合作,都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