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恐龙不死,地球气候不变,或许和人类会有冲突。如果恐龙没有形成自己的文明(形态不统一,生活需求、方式不一致,不同种类智力差距大,基本形不成文明)那么地球的基本自然条件和现在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海平面海拔高度,地表植被种群等方面。
不过按照“大四季”理论,随着太阳系绕银心的旋转运动,地球也会出现平均温度的高低峰值,也就是说全球变暖和冰河期的交替。而恐龙中大部分为冷血动物,只有少量兽脚类恐龙进化到了温血阶段。那么,体积如此庞大又依赖外界温度保温的大型冷血蜥脚类恐龙能够撑过冰河期吗?这是个疑问。如果一些体积庞大的,消耗资源的大型恐龙没撑过来,也许后来的新兴物种有进化发展的空间。
如果恐龙不灭绝,以它们的体型,猿类是打不过的,没准也会把猿类当食物。在这样的生存竞争下,猿类就不会下到地面上生存,也就不会最终进化为人类。人类产生是在猿类走出丛林后,掌握火之后人类的饮食习惯、营养摄取等都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同时火的应用,也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抵御天敌,并且早期的金属工具也是由于火的使用。
人类产生的时代也并不是没有体型巨大的野兽,猛犸象、剑齿虎等等,最初人类在面对它们的时候也是很够呛的,只是后来由于工具和计谋的使用,才渐渐占据上风。但是恐龙那东西,即便是现代人类没有热武器也是很难抵抗的,类人猿小团体活动,对付恐龙更困难。
这个可能性就多了,要知道当年那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最终引起了地球上近3/4的物种灭绝,如果没有那颗小行星,65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上将是另一种景象,或许恐龙仍旧是主宰。
《侏罗纪公园》这系列电影把恐龙描绘为智力非常高的生物,甚至跟人类匹敌。这种描绘显然是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古生物学家普遍还是认为恐龙在爬行类动物当中算是智力超高的品种了。至少跟他们能够飞行的后代——鸟类接近。有人曾推想,如果白垩纪末期的大灭绝没有发生的话。兽脚类恐龙有可能会进化出与人类类似的智力。
但象人类这样高的智慧文明是否能够在这个星球上超过其他物种所生存时间?这才是真正显示出一个物种的智慧所在。倘若人类文明这样高的智商,在这个星球上仅仅也只能生存几千万年,那么所谓人类文明最高的智慧又是在哪儿呢?
一个物种的智慧只能说它在这个星球上能够支撑几时。短短几千万年人类就把自己的生存后代造成毁灭,它再高的智慧也是短命,这样的智慧当然也是次之。真正的智慧是能让自己完美的永久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狂妄自大,仅仅只有千万年的历史文明,人类还没有任何把握能够在这个星球上出类拔萃的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