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踏着熟悉的街道往家走。刚拐进小区门口那条老街,就看到一群老街坊围在一个小摊前,谈笑风生。走近一看,原来是热心的李叔,只见他手舞足蹈,声情并茂地说道:“现在这些年轻人啊,真是离了外卖就不能活,什么都网上买,你看把咱这市场都搞得冷冷清清的。我说啊,得管管这些平台,还是得让大家多来实体店逛逛,找回点儿人间烟火气!”
李叔的话,引起了我的沉思。其实,类似的声音在社交媒体上并不鲜见,总有人认为数字经济正在“蚕食”我们的传统生活。那么,究竟是谁在呼吁“取缔外卖,关闭电商”?他们的担忧,又是否真的站得住脚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惊人的14.5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3.2%。外卖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更是达到了8.5亿,日均订单超过1亿单。这庞大的数字背后,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更是千万级别就业岗位的坚实支撑。
仔细分析,高呼“恢复人间烟火气”的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习惯了传统生活方式的中老年群体。他们对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感到陌生,更偏爱熟悉的线下购物模式,因此天然地对外卖和电商产生抵触情绪。
第二类,是心怀文艺情怀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无比怀念传统市集的热闹喧嚣,以及人与人之间那份真诚的交流和互动,觉得冰冷的屏幕隔绝了人情味。
第三类,是部分感受到巨大竞争压力的实体商家。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他们面临着客源流失、经营成本上升等诸多挑战,因此希望能够削弱线上渠道的影响力。
这些担忧,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实体商业,的确承载着重要的社交功能和文化氛围。谁又能忘记小时候紧紧跟随父母,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和熟悉的摊主热情地打招呼,为了几毛钱的差价而讨价还价的快乐时光呢?谁又能忘记和三五好友一起,在琳琅满目的商场里闲逛,试穿漂亮的衣服,分享一杯香甜的奶茶的青春记忆呢?这些充满人情味的体验,是冷冰冰的线上购物所无法取代的。
然而,简单地将外卖和电商视为“破坏传统”的罪魁祸首,未免有失偏颇。科技的进步,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回应着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的朋友小周,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她是一位在城市里独自打拼的单身上班族,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常常连好好吃一顿晚饭的时间都没有。外卖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让她能够从繁琐的家务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健身、学习,提升自我。“如果没有外卖,”她坦言,“我可能每天都随便应付,吃得更糟糕。现在外卖平台上有各种各样的健康餐可以选择,我反而吃得更有规律了。”
再来看看远在农村的老王,他通过电商平台,将自家种植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卖向全国各地。“以前只能低价卖给那些收购商,”老王高兴地说,“现在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不仅价格卖得更高,而且还收获了不少忠实的回头客。”如今,在他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网络销售,收入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些生动的例子都充分表明,电商和外卖并非是“传统生活方式的终结者”,而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全新的可能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和丰富多彩。
当然,那些担忧的声音也并非毫无价值——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追求便利快捷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社区联结、社交互动和生活品质。
令人欣慰的是,敏锐的市场已经开始积极地回应这种需求。2025年兴起的“社区集市”模式,就是一个绝佳的例证:消费者通过手机APP下单,然后选择就近的社区自提点取货,在取货的同时,还可以和邻居们面对面地交流互动,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据悉,目前全国已经涌现出了5000多个这样的社区集市,每月为超过1亿人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传统的农贸市场也在积极地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比如,北京某大型菜市场就引入了先进的数字管理系统,商家可以同时接收来自线上和线下的订单。消费者既可以选择亲自到市场里挑选新鲜的食材,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在线下单,由商家提供快速配送服务。这种模式,既保留了传统市场的热闹氛围和人情味,又极大地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餐饮行业也在积极探索“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一方面,积极拥抱外卖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更加重视线下堂食的消费体验,通过精心设计的店面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到店消费。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同时采用线上和线下双渠道经营的餐饮店,其季度营业额比单一渠道的餐饮店高出整整35%。
这些蓬勃发展的趋势都清晰地表明,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并非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实现共赢发展的。聪明的商家,不会再纠结于“是坚持传统还是拥抱数字”的二元对立,而是会积极思考如何将两者的优势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完善的消费体验。
消费者也无需在两者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在忙碌的工作日,我们可以选择方便快捷的外卖来解决三餐;而在悠闲的周末,我们则可以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热闹的菜市场或者心仪的餐厅,享受美食和交流的乐趣。平时购买生活用品时,可以选择方便省时的网购;而在购买特殊商品时,则可以去实体店亲身体验,感受商品的质感和魅力。这种灵活多样的选择,才是现代生活的常态。
所以,那些还在固执地主张“取缔外卖,关闭电商”的人,大多是对数字经济缺乏深入了解、沉浸在对过去的怀念中,或者仅仅是感到不适应的人。但开历史的倒车,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未来的商业形态,必将朝着更加包容、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能够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人间烟火气”,绝不是某种特定购物方式的专属品,而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和不懈创造。无论是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市场里讨价还价,还是坐在舒适的家中,通过手机APP精心挑选商品,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下次再听到有人抱怨“应该取消电商”时,不妨心平气和地和他聊聊: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选择哪种购物方式,而在于如何在多元化的商业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既能尽情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又能保留那份温暖的人际互动。
那么,你平时更喜欢网购还是去实体店呢?对于“人间烟火气”,你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知灼见,让我们一起探讨,共同描绘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