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3.30亿元,同比下降18.53%;净利润4.00亿元,同比下降28.0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8.49亿元,同比暴跌47.55%,净利润7939.23万元,同比降幅达68.48%。这一业绩表现不仅远低于行业平均增速,更暴露出企业在产品结构、渠道布局、区域竞争等多维度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业绩滑坡:行业调整与自身战略的双重挤压
老白干酒的业绩下滑首先与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大背景密切相关。202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分级加剧影响,白酒行业结束了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同比下降5.3%,市场呈现“量缩价稳”特征。头部品牌通过系列酒下沉挤压区域酒企生存空间,例如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名酒的强势渗透,直接冲击了老白干酒在河北大本营的市场份额。
从企业自身战略来看,老白干酒的“高端化”与“全国化”战略均遭遇瓶颈。其核心高端产品“1915衡水老白干酒”定价超千元,主打商务宴请场景,但在茅台、五粮液的挤压下市场认可度持续低迷,电商旗舰店成交量普遍不足500单,陷入“高价低销”困境。定位300元以上价格带的“甲等20”本被寄予增长厚望,却在2025年遭遇流通渠道销量大幅下滑,错失消费升级红利窗口。与此同时,中低端市场同样失守:50元以下产品贡献了58.3%的营收,但该价格带正遭受光瓶酒的剧烈冲击,而公司推出的新品尚未形成有效替代。
渠道与区域:经销商扩张与单店效率的矛盾
在渠道布局上,老白干酒呈现出“经销商数量增长与营收下滑并存”的悖论。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在河北市场新增125家经销商,湖南、安徽等省外市场经销商数量亦有增加,但整体营收却全线下滑。这一矛盾背后,是渠道库存高企与终端动销乏力的双重压力。公司为“给渠道减负”,主动放宽对经销商的预付款要求,一旦库存超过上限便停止开票并控制发货,此举虽有效压缩了经销商库存规模,但也导致预收款累计减少,渠道回款进度放缓。应收账款同比激增261.57%,合同负债同比下降31%,均印证了渠道信心不足的现实。
区域市场上,老白干酒的“大本营”河北市场营收同比下降13.82%,占比仍超60%,但省外重点市场表现更差:湖南市场因子品牌武陵酒渠道调整下滑20.20%,安徽市场受清香型白酒复兴冲击下降34.72%,山东市场降幅虽最小(3.24%),但规模仅1.37亿元,难以形成支撑。河北白酒市场规模超300亿元,老白干酒当前市占率不足8%,看似存在翻倍空间,但酱酒北进(贵州珍酒、国台等品牌在华北市场终端网点数同比增加40%)、清香复兴(汾酒玻汾系列在河北增长25%)、本地竞争白热化(承德山庄老窖市占率提升至19%)的三重挤压,使其区域突围难度陡增。
财务与运营:现金流恶化与效率下滑的警示
老白干酒的财务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其运营困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至-1.21亿元,同比减少118.92%,核心原因为销售回款减少。存货达34.94亿元,超过前三季度总营收,库存周转率同比下降21.70%,显示产品滞销压力。毛利率虽同比微升0.08个百分点至66.29%,但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下滑至61.37%,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降至9.36%,同比下滑6.2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在费用管控方面,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7.7%,管理费用下降6%,短期缓解了利润压力,但也削弱了终端动销与品牌推广力度。数字化转型的滞后进一步加剧了渠道效率低下的问题:终端数字化覆盖率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60%,相较舍得酒业通过“会员云店”体系实现复购率提升27%的案例,老白干酒的数字化差距直接影响了其市场响应速度与消费者粘性。
精耕核心市场与重构产品矩阵的双重考验
面对业绩压力,老白干酒在财报中提出“聚焦河北、升级产品、优化渠道”的调整方向,但其可行性仍需接受市场检验。在核心市场精耕方面,公司可借鉴洋河在江苏市场“县县过亿”的深度分销模式,通过建立乡镇级联营体、与本土商超签订排他性协议、开发环京津定制产品等措施重构终端网络。河北白酒市场容量约280亿元,老白干酒若能将市占率提升至15%,即可新增营收约14亿元,但需警惕本地中小酒企的价格战与全国性品牌的渠道下沉。
产品线重构方面,公司需实施“双金字塔”策略:底部巩固20-50元光瓶酒基本盘,通过“小青花”等新品对抗玻汾;腰部聚焦100-300元价格带,将“十八酒坊”系列打造为宴席专供产品;顶部以武陵酒为突破口,开发“酱香+老白干香型”融合产品,差异化卡位高端市场。然而,这一策略的成功依赖于两大前提:一是中低端产品的渠道利润分配机制能否调动经销商积极性,二是高端产品的品牌溢价能力能否突破区域限制。
行业镜鉴与长期展望:区域名酒的突围样本
纵观白酒行业发展史,区域名酒突围的成功案例往往具备三大特征:大单品突破(如酒鬼酒内参系列)、差异化香型价值重塑(如西凤酒凤香型)、绑定区域文化IP(如仰韶彩陶坊)。对老白干酒而言,“老白干香型”国家标准优势尚未充分释放,衡水湖生态酿酒概念仍有挖掘空间。中长期而言,在白酒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CR10预计2027年达65%)的趋势下,老白干酒必须做出战略抉择:要么通过混改引入战略投资者(如京东酒业、永辉超市等)加速全国化布局,要么成为河北市场绝对龙头以抵御外来竞争。否则,其面临的市场压力或将持续加剧。
老白干酒的2025年三季报,既是一份业绩承压的“成绩单”,也是一份战略调整的“诊断书”。在行业调整期与自身转型期的双重考验下,这家区域酒企能否通过精耕市场、重构产品、优化渠道实现突围,仍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