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马车夫”在21世纪重操旧业,并且将中企作为打劫目标,试图在中美之间浑水摸鱼的荷兰这回是彻底不装了。据多家外媒报道,荷兰政府从9月30号起,冻结中国半导体头部企业闻泰科技在荷兰的核心资产安世半导体,冻结项目涉及资产、业务和知识产权,而像资产处置、技术转移、产线迁移等战略决策,统统先报给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审批。除了掠夺中企的海外核心资产外,荷兰甚至将黑手伸进了人事调整。
根据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本月6号作出的裁定,原本由中企高管出任的安世半导体董事职位被剥夺,委任一名所谓的“独立外籍人士”,担任在安世半导体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非执行董事,且将安世半导体的99%股份,交由“指定人员”进行管理。这意味着,有99%股权的闻泰科技只剩下分红的权利。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荷兰政府下令接管中企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29号,特朗普政府悍然发布了针对中企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被列入清单的诸多中企里就有闻泰科技的名字,而安世半导体就恰好符合美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的覆盖范围。
据美媒《华尔街日报》的爆料,有闻泰科技高管在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中透露,荷兰政府的举措是利用美国的新规,剥夺了中企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然而负责实际操刀的荷兰经济事务部却对此狡辩称“纯属巧合”,甚至还极力强调美国从未参与过此次针对安世半导体的决策,将“此地无银三百两”演绎的淋漓尽致。其实从时间线上看,是美国先公布了针对中企的出口管制穿透性政策,才有了荷兰政府用突袭的方式掠夺中企核心资产。
因此,荷兰当局的狡辩只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外交自主”的遮羞布,更多是将黑锅甩给了美国的最新对华出口管制新规,降低自己遭受中国反制的可能性。其实不光是荷兰,整个欧盟都在扮演着“鬣狗”的角色。就在美国颁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定的同一天,欧盟竞争力理事会的27个成员国部长齐聚布鲁塞尔,共同签署了一份旨在强化欧洲半导体生态体系的联盟宣言,其中扮演主角的就是在今年3月成立,主张推动修订“芯片法案2.0”的欧洲半导体联盟,而该联盟的牵头者正是荷兰。
由此可见,荷兰为了撑起欧洲半导体联盟的框架,早就对中企海外核心资产垂涎三尺,选在此时出手,就是为了让美国的反华政策“背锅”。而除了要在半导体领域和中美分庭抗礼之外,荷兰此次接管中企还怀揣着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在谋求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豁免。换言之,中企在欧洲的海外资产,正被欧盟视为可以要挟中国的“人质”,那么正在崛起的中国半导体产业是否会因此而受到冲击呢?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安世半导体被中企收购之后就焕发活力,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行业中,从2019年的第11名直接升至2024年的全球第3名,更是国内同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但“第一”可不是“唯一”,当初中企收购安世半导体,是看中安世半导体的好底子,而不是安世半导体真的具备不可替代性。
更何况,根据我国在2021年出台的《反外国制裁法》中,就明确规定了中国有权对外国以各种借口或者依照本国法,对中国公民、组织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进行反制。荷兰这种堪称教科书式的谋夺中企优质资产的行径,已经符合《反外国制裁法》的启动条件。既然荷兰想用“鸠占鹊巢”的把戏来壮大自身,就要做好自己被“杀鸡儆猴”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