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MBA微金
港股IPO热潮中,一个长期被视为“小众且隐晦”的赛道正悄然崛起。近日,中国最大事故车交易平台博车网更新招股书,拟登陆港交所,由中信证券、复星国际资本联席保荐。若成功上市,港股将迎来首家事故车拍卖企业,这也标志着这一长期被边缘化的细分领域正式走入资本视野。
一、痛点与机遇:事故车的“冰与火之歌”
事故车行业始终处于二手车市场的灰色地带。对消费者而言,事故车常与“安全隐患”“价格陷阱”挂钩;对车商而言,事故车成本低却难出手,流通环节充满信息不对称。央视曾多次曝光行业乱象,如有平台隐瞒泡水车事实、伪造出险记录等,进一步加剧市场信任危机。
然而,痛点背后蕴藏巨大机遇。根据AI大模型DeepSeek分析,事故车价格通常比正常二手车低30%-70%,这为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也为资源循环利用开辟路径。博车网的诞生,正是试图用技术打破行业僵局——通过自主研发的“E-Pricing估值系统”和“E-Value拍卖系统”,将事故车定价误差控制在5%以内,并连接超95%的保险公司与4.2万家修理厂,构建起覆盖全国的交易网络。
二、天才创始人与他的“执念”
博车网创始人陈健鹏的履历堪称传奇:16岁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毕业后进入紫光集团担任工程师。然而,一次被事故车交易“坑害”的经历,让他决心重塑行业生态。2014年,他辞去稳定工作,创立博车网,并带着雏形项目参加“清华校友创业大赛”,从170多个团队中斩获一等奖。
尽管赛道冷门,陈健鹏却凭借“技术破局”的思路打动资本。在二手车平台“烧钱大战”酣战时,博车网专注研发估值系统,为保险公司提供全损理赔解决方案,悄然积累B端资源。2016年后,随着人人车、瓜子二手车陷入困境,资本转向避险领域,博车网反而以“低成本高回报”模式获得青睐,完成关键C轮融资。
三、技术壁垒与规模扩张
博车网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两大系统:E-Pricing通过历史数据与损伤参数实现精准定价,E-Value则辅助交易决策。这套技术体系不仅提升了行业效率,还使其在2020年后获得近1亿美元融资,并通过收购SDIC、路宝科技等公司扩大生态布局。至2023年,博车网市占率达31.3%,超过第二至第五名总和,年交易量超7.5万笔。
然而,看似“暴利”的事故车平台,财务表现却并不乐观。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连续亏损,累计超3亿元。若剔除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现金项目,经调整净利润虽由1116万元增至5130万元,但流动资产仅4.37亿元,远低于21.58亿元的流动负债。平台模式的“烧钱”特性与小众赛道的流量局限,使其面临长期资金压力。
四、IPO:救命稻草还是新起点?
博车网的IPO计划,既是扩张野心的体现,也是生存压力的倒逼。近年来,公司试图拓展二手车拍卖业务,但该领域已陷入佣金价格战,2025年主流平台佣金率降至1.5%-2%,甚至出现“零佣金”引流。与此同时,多轮融资后陈健鹏持股比例稀释至25%,资本博弈持续加剧。
港股能否成为博车网的“解药”?一方面,上市可缓解资金压力,助力技术升级与市场整合;另一方面,事故车行业的特殊性意味着博车网需持续教育市场、重建信任。在ESG理念兴起的背景下,其“变废为宝”的环保属性或成为资本故事的新支点。
结语
从清华天才的执念,到资本眼中的“隐秘富矿”,博车网的十年折射出中国汽车后市场的裂变与创新。无论IPO成败,其以技术攻克行业痛点的尝试,已为小众赛道开辟了一种可能性。而在拥挤的二手车战场,博车网能否真正驶入快车道,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