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有资产现状
(一)国有资产规模庞大
截止到2024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71.9万亿元,负债总额241.0万亿元,净资产102.0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4.8%。
其中,北京国有资产总额为9.31万亿元,负债总额6.17万亿元,资产负债率66.2%。
(二)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低效闲置资产问题突出、市场现状不乐观:
2、疫情后,资产价格及其租金双降,各类商办楼宇空置率创新高;
3、考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低效闲置资产管理难度加大。
02
盘活存量国有资产的意义
(一)企业自身
1、改善“一利五率”,提质增效;
2、优化资金周转和减轻债务负担;
3、防范资金沉淀和债务风险。
(二)社会效应
1、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释放大量稀缺生产要素。
03
主要支持政策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
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22〕561号)
2022年9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存量国有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的指导意见(试行)》(京政办发〔2022〕
2022年11月,自然资源部和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205号)
2024年5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实施妥善处置闲置存量土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104号)
04
支持政策要点
(一)《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
1、引导支持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多、建设任务重、负债率较高的国有企业,把盘活存量资产作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防范债务风险、筹集建设资金、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手段,选择适合的存量资产,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盘活。
2、重点方向:老旧厂房、文化体育场馆和闲置土地等,以及国有企业开办的酒店、餐饮、疗养院等非主业资产。
3、七种方式:REITs、PPP、产权交易所、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社会资本盘活改扩建、闲置低效资产盘活、兼并重组等。
(二)《关于推进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有关问题的通知》
1、存量土地资产更名和处置
土地权利人名称变更:不变用途、不变价值、依法取得、国有全资,直接办理。
已改制国有企业原生产经营性划拨土地:①作价出资(入股)或授权经营方式处置,按原改制批文核准和审批。②保留划拨或出让、租赁等方式处置,直接办理用地手续。
2、盘活利用存量土地
支持产业、行业的,可享受在5年内不变用途、规划过渡期支持政策。
提高工业用地中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比例,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
通过自主、联营、转让等多种方式推进存量土地的改造开发,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重新供应。
鼓励利用存量土地进行公益开发。
3、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用地行为发生在1986年12月31日之前,材料不全但无争议,确权登记。
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之间的,符合规划且征地协议落实到位、无纠纷的,补办土地转用征收手续。
(三)《关于存量国有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的指导意见(试行)》
1、建设用地指标多方向统筹,行政区范围内转移、整合;
2、70%+(15%+15%)混合利用:生活配套15%、研发占比15%;
3、重点功能区及现状轨道站点周边,闲置物业可改建成保租房;
4、土地利用方式可协议、可租赁、可弹性出让;
5、异地置换土地,被腾退企业可协议出让拿地;
6、腾退至副中心的国有企业可购买或自建办公楼;
7、盘活再利用项目可协议出让给原土地使用权人;
8、土地出让价款缴纳可分期(最长1年),首期最低缴纳50%;
9、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容积率不补交地价款。
(四)《关于实施妥善处置闲置存量土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1、支持预告登记转让。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于项目投资额未达到25%的,可进行预告登记,在投资额达到法定条件后办理转让手续。
2、加快推进房地产用地“带押过户”。加快实现“带押过户”业务跨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办,覆盖房地产用地。
3、规范分割宗地开发或转让。对于因规划调整、企业经营困难或破产等原因无法全部开发利用的土地,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按规定分割宗地。对于企业因经营需要不再继续开发,或无法继续开发的部分,可分割宗地转让给其他经营主体开发利用。
4、支持合作开发。各地要支持企业利用土地、资本和技术联合开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共赢。支持企业依法通过兼并重组、引入第三方资金等方式处置闲置存量土地。
5、允许适当比例的自持物业用于保障性住房。
05
国有资产盘活的难点问题
(一)问题资产多
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种类繁多冗杂,存在各种问题资产、失血资产、抵债资产等,盘活处置难度大;
(二)投资人缺乏
市场优质投资人资源稀缺;
(三)处置程序繁琐
国有资产交易审批程序严格,实操难;
(四)政策繁多
国家地方政策繁多,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储备与政策分析能力;
(五)创新难度大
处置面临诸多难点,需要结合政策和实际情况,一事一议,不断创新盘活模式,提升存量资产盘活效益;
(六)缺乏奖励机制
资产盘活成本高,收益存在不确定性,有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与责任,但缺少配套的激励机制。
06
盘活的路径
(一)第一步,做好资产分类
资产大类 |
细分类型 |
典型资产形态 |
土地房产类 |
工业用地 |
闲置厂房、老旧工业区、废弃仓库 |
商办用地 |
空置写字楼、酒店、培训中心 |
|
公共设施用地 |
废弃体育场馆、闲置文化场馆 |
|
设施设备类 |
生产设备 |
停产生产线、封存机械设备 |
基础设施 |
停用码头、低效仓储中心 |
|
权益类 |
特许经营权 |
未开发充电桩配额、闲置5G频段 |
股权投资 |
低效参股企业、僵尸企业股权 |
特殊功能类 |
非主业资产 |
机关培训中心、企业疗养院 |
历史遗留资产 |
划拨用地、未确权房产 |
|
无形及其他 |
数字资产 |
闲置域名、未开发数据资源 |
特殊资质 |
未使用建筑资质等 |
(二)第二步,资产盘清
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配套制度(管理权限、批准决策、审批备案等);
形成定期盘点资产、监督考察的监控机制。
(三)第三步,分等定级,动态管理
按使用效率:高效、中效、低效、无效、负效;
按资产类型:经营性、非经营型。
(四)第四步,系统规划
统一管理流程,一体化处置程序,加强资产处置全流程的监督。
(五)第五步,资产盘活,关键在“活”
重点针对的是低效、无效资产,市场化运作,遵循市场规律。
根据国有企业发展需要及自身产品特点,一事一议、分门别类制定资产盘活处置方案。
六、盘活的方式
面向社区内残障、自闭症等特殊儿童群体,开展 “专业陪伴 + 趣味互动 + 家庭支持” 的专属慰问。活动联合专业特教老师、心理咨询师组建服务团队。
07
盘活的方式
(一)资产证券化
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资产支持证券等。
(二)城市更新、改扩建有机结合
利用城市更新政策,翻新改造。
(三)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符合条件的工业土地做保租房。
(四)作价出资(入股)
通过资产或股权作价方式引进合作方。
(五)土地置换
与地方政府沟通,将旧土地收储;并在新址进行土地置换、资产转让。
(六)增资扩股(债转股)
降低负债率,增加运营资本。
(七)特许经营权转让
采用转让-运营-移交(TOT)模式运作,是基础设施领域常见的一种特许经营模式。
(八)租赁经营
酒店经营权转让
经营权转让+营业收入分成
(九)资产处置
有意向买方的项目,资产直接在交易所挂牌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