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的同时,美国竟通过瞒天过海的方式,从第三国大规模进口稀土。
据路透社7月9日报道,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了大批量的氧化锑,总量高达3834吨,几乎是前三年总和的三倍。
但这两个国家既没有锑矿资源,也缺乏完整的冶炼能力,那么这数千吨的稀土究竟来自何方?
过去几年,泰国和墨西哥在稀土贸易中几乎没啥动静,2023年,这两个国家甚至没进中国锑产品出口的前十名。
可到了2024年后,情况就完全变了,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泰国和墨西哥突然成了中国锑出口的前三大目的地。
与此同时,美国海关记录显示,从2023年12月到2024年4月,美国从这两个国家进口了3834吨锑氧化物,差不多是之前三年总量的三倍。
问题在于,这两个国家压根儿没有足够的锑矿资源或冶炼能力,泰国全国只有一家锑冶炼厂,产能只能满足国内5%的需求。
墨西哥更离谱,当地唯一一家锑加工厂在2024年4月才重新开工,之前停了整整两年,并且即使这些工厂开足马力,也完全撑不起这么大的出口量。
更奇怪的是,一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司也掺和进来,比如,泰国一家注册为宠物食品的公司,半年内向美国运了3366吨锑产品,同比增长27倍。
查下来才发现,这家公司其实是中国某锑矿企业在泰国的子公司,货物从中国运出,简单换个包装、贴个新标签,最终就流向了美国的军工企业和半导体工厂。
不仅锑是这样,镓的情况也差不多,一家美国企业的负责人透露,他们每月通过亚洲中间商从中国采购200公斤镓。
这些镓被伪装成“电子元件”或“科研设备”,通过越南等地中转,便能绕过中国的出口禁令。
2025年上半年,美国镓进口量依然达到禁令前的85%,价格却涨了三倍,这说明美国对稀土的需求一点没减,反而通过隐秘渠道继续拿货。
面对这些漏洞,中国没坐以待毙,而采取了不少措施,想把稀土资源牢牢抓在手里。
2025年,中国推出全球首个稀土区块链溯源系统,每批稀土产品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从矿山开采到港口装船的所有数据都实时记录在区块链上。
此外,中国海关还用上了AI风险预警系统,10秒内就能识别异常交易,这种技术让伪报品名或夹藏走私的难度大了不少。
在此基础上,中国还加强了国际合作,在RCEP框架下,中国推动了《战略矿产转口限制议定书》,要求成员国共享转口数据,联合打击走私。
2025年7月,中国和马来西亚海关就联手查获了一起通过马来西亚中转的稀土走私案,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
这种多边合作有效压缩了第三方国家的操作空间。
而对于那些转口国家,中方也下了重手,比如,对泰国、墨西哥这些锑出口激增的国家,征收150%的保证金,如果确认货物最终流向美国,保证金直接没收。
稀土为啥这么重要?简单说,锑和镓是现代工业的命脉,尤其在军工和民用领域。
锑是光伏玻璃和锑化铟材料的关键成分,美国F-35战斗机的红外传感器、电磁炮的储能装置都离不开它。
镓则是氮化镓功率器件的核心,能让电动车充电速度快上三倍。
在军工领域,中国锑基红外探测芯片的性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美国87%的相关供应链得靠中国。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光有资源,还有技术,全球30%的锑储量在中国,99.999%的超高纯度提纯技术也捏在中国手里。
这使得其他国家即使挖到矿石,也得运到中国精炼,并且这种依赖短期内没法改变。
如今,美国通过第三方国家拿稀土,这不光会影响中美博弈,还可能引发全球连锁反应。
欧盟商会已经放话,计划效仿美国,通过东南亚建稀土转运渠道,如果更多国家加入这种“破窗效应”,中国的禁令效果会进一步被削弱。
更让人头疼的是,国内一些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参与转口贸易,这不仅帮了美国,还可能让美国加速建“去中国化”的供应链。
另一个挑战是第三方国家的态度,泰国、墨西哥这些国家,经济上依赖出口贸易,很难完全配合中国的监管。
2025年6月,印尼试图拉美国开发镍矿,就是看中了稀土贸易的利润。
类似的情况可能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为了经济利益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稀土博弈不只是中美之间的事,还牵扯到全球供应链的格局,中国目前占据稀土资源的绝对优势,但美国和其他国家不会坐以待毙。
美国已经在加大本土稀土开采,同时拉拢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试图建新的供应链,这些动作短期内威胁不大,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动摇中国的主导地位。
要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得在资源、技术、政策三方面下功夫,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稀土博弈中始终占据上风。
信息来源:
1.观察者网关于“警惕!‘美企竟这样绕过禁令,偷拿中国关键矿物’”的报道
2.中华网财经关于“中国关键矿产出口禁令破功?美通过2国转运进口,已大量囤积镓锗”的报道
下一篇:已下单300艘,这种船型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