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2025年,当“规模扩张”的旧范式被“品质为王”的新逻辑取代,九江双蒸以一场持续二十年的“供给升级”革命,在米香白酒领域撕开一道突破口。这家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的老字号,用非遗工艺的坚守、低醉技术的突破、绿色工厂的建造,构建起从原料到消费终端的全链条品质升级体系,成为穿透消费周期、引领行业变革的标杆。
一、非遗工艺:在传统中锚定品质根基
九江双蒸的“双蒸”工艺,自1821年诞生起便镌刻着岭南匠人的智慧密码。这一将初酒与新醅二次蒸馏的技艺,通过“精准蒸馏截取中段酒心”“陶坛陈酿强化酒体结构”等五精工艺,将酒体杂质含量压缩至国标的1/3。在机械化生产席卷行业的今天,九江双蒸仍坚持人工制曲、陶坛养酒的传统环节,国家级评委团队按风味指纹图谱微调酒体,确保每批次“低度不寡淡”的味觉平衡。
这种对传统的坚守,在2024年通过“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认证得到权威背书。作为广东省首个获此认证的米香品牌,九江双蒸从300余种米种中精选东北珍珠米,采用精磨技术去除50%-70%米芯外层,从源头阻断杂味生成。当行业陷入价格战时,九江双蒸用“100%检验合格方可出厂”的零分法则,在广东白酒市场占据半壁江山,年产量突破7万吨。
二、低醉革命:用技术重构消费体验
面对健康饮酒的市场觉醒,九江双蒸在2013年启动“低醉工程”,十年间投入超亿元研发经费,构建起涵盖10项专利、23项发明技术的低醉体系。其核心的“纯净、三低一高一回酸”模型,将醛类物质含量降低60%,杂醇油减少55%,临床试验显示饮用后血液酒精浓度峰值降低41%,代谢时间缩短至传统白酒的65%。
纳米微囊包埋技术将枳椇子、葛根活性成分封装于80纳米微球,随酒精吸收同步释放解酒因子,使乙醛脱氢酶活性提升3.2倍。这项突破不仅源于与季华实验室的产学研合作,更体现在《中国白酒醒得快技术白皮书》的发布上——当行业还在讨论“醒酒快”的概念时,九江双蒸已用科学模型定义标准,将米香白酒的饮后舒适度推向新高度。
三、供给升级的深层逻辑
九江双蒸的进化史,本质上是“供给创造需求”的实践样本。当行业还在讨论“消费升级”时,其已通过精米40+、双蒸1821酒庄酒等产品矩阵,覆盖20元至千元价格带,用“真年份”“低醉度”等标签重构米香白酒的价值认知。2024年龙舟赛事中,九江双蒸龙舟队包揽冠军的传播事件,更将品牌文化植入体育IP,实现从产品供给到文化供给的跃迁。
这种升级不是技术堆砌,而是对消费痛点的精准打击。当年轻人抱怨“白酒伤身”时,九江双蒸用低醉技术提供健康解决方案;当经销商困扰“价格混乱”时,其用绿色工厂保障品质稳定性;当投资者质疑“品类天花板”时,其用双蒸1821酒庄酒打开高端市场。正如董事长关正生所言:“供给升级不是追赶风口,而是创造让消费者无法拒绝的价值。”
在万亿级白酒市场的星辰大海中,九江双蒸的“供给革命”证明:真正的标杆品牌,既能守住非遗工艺的魂,又能锻造科技赋能的骨,最终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走出一条穿透时代的进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