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吉隆坡,一场东亚外长会议正悄然改写全球经济格局。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向媒体抛出挑衅:“你们准备好了吗?” 这句问话预示着第三轮对华关税加码计划的启动——对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全球市场为之震荡,盟友们观望,媒体一片哗然。然而,不到一周后,这场本该是例行外交的会议,却意外地成为美国战略的滑铁卢。
7月10日,马来西亚吉隆坡,热带的湿热空气中,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步入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议大厅。他身着深色西装,神情沉稳,笑容自信。然而,会议厅内,来自美国代表团的一员——那位曾多次在国会痛斥中国的鲁比奥参议员——显然没有料到即将面临的局面。
会议进行到一半,王毅关于构建共赢合作机制的发言赢得了持续的掌声,而鲁比奥试图提出的提案,却在一片沉默中黯然退场。“中国提出的共赢合作机制,才是当前全球贸易困局下的可行之道。”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外长,这句话掷地有声,其背后的立场转变,足以让华盛顿寝食难安。
形势急转直下。美国原本企图通过加征关税和拉拢盟友,形成对中国的经济包围圈。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王毅外长不仅巩固了与东盟国家的伙伴关系,更是在日韩代表面前亮出了“中日韩自贸协定”的推进计划,其坚定和明确的姿态,无疑给在美国加税政策下苦苦挣扎的日韩企业带来了雪中送炭。 此前刚刚完成的中澳“10 1”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也成为王毅部长在会上高调宣布“我们将以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稳定的市场,迎接全球合作伙伴”的底气。 此番讲话,并非仅仅面向东盟,更是向其他贸易大国,特别是美国,释放出明确信号。 美国企图“孤立中国”的战略,正演变成“孤立自己”。
加拿大外长主动向王毅寻求会面,中方直指美国滥用关税工具的霸凌行径。“我们愿意重新校准中加关系”,王毅的回应,标志着即使是美国的“近邻”,也开始有意愿跳出华盛顿的经济轨道。 与此同时,在南美洲,巴西总统卢拉公开表示将对美国的50%关税进行对等反击。 中巴两国在制造业、资源和数字货币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卢拉的强硬立场提供了坚实后盾。特朗普试图掌控的“后院”,正逐渐成为中国的“扩展阵地”。
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攻势毫不松懈。中国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访问金边,表达了与柬埔寨共克时艰的合作意愿;王毅本人则正式邀请越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并提出“联合自强”的战略口号。 这既是对美越协议谈判走向的精准干预,也是中国战略延伸的重要一步。
最令人意外的是菲律宾的转变。一向追随美国步伐的马尼拉,这次却罕见地表达了“质疑”。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透露,总统马科斯将于7月20日访问华盛顿,要求特朗普就关税问题作出解释。 这无疑是一次罕见的“逆流”,也意味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影响力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一系列迅速、精准、全面的外交行动,令世界为之一振,也让美国措手不及。香港媒体评论直言:中国不是在等待谈判,而是在主动塑造谈判环境。 这正是中国战略底牌的精髓所在。
这场博弈的根本原因,早已超越单纯的贸易摩擦。美国试图通过“印太战略”、“供应链安全危机”以及频繁的关税施压,建立一个“去中国化”的经济联盟。 然而,现实却一次次地证明了其战略的失败。 这并非偶然的外交胜利,而是中国系统性战略成果的体现。
“合纵连横”是这场博弈的最佳注解。王毅的外交行动,巧妙地将这两种战略智慧融会贯通。 面对美国的关税战,中国没有选择正面冲突,而是通过巧妙的外交策略,将美国的“单边对抗”转变为“全球合围”。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以德报怨”。 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中国的回应清晰而有力:“我们欢迎谈判,但谈判不是单方面让步的过程。” 这体现了中国在经济、外交和国际话语体系上的强大自信。
2025年的国际环境,已不同于冷战后的单极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正是在这一结构性变化中,找到了自己的战略节奏,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成就。
未来的博弈将更加复杂,美国可能不会放弃其惯用的“经济施压—外交拉拢”策略,但中国已今非昔比。 中国不再是被动迎战,而是在全球格局中主动布局。 中国以“合作”回应“对抗”,以“共赢”破解“零和”,王毅外长的东南亚之行,更像是一场提前打响的“全球谈判战役”。 中国选择了最不对称、也最智慧的反击方式:用团结对抗孤立,用现实打破幻象,用合作瓦解霸权。
在全球经济高度互联互通的背景下,美国还能否通过关税施压实现其战略目标?又或者,它正一步步把自己推向“外交孤岛”?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
上一篇: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控诉美团京东阿里外卖补贴大战:顾客1分买43元外卖,平台补贴15元,商家承担28元,倒闭饭店只会越来越多
下一篇:A股午评:沪指跌0.93%创指涨超2%后冲高回落涨0.64%,AI硬件上涨!近4700股下跌,成交额10961亿放量1087亿;机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