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华盛顿与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外长会晤,正式敲定“四方关键矿产倡议”。这个时间点耐人寻味——恰逢中国新版《矿产资源法》实施的同一天。四国各怀心思:日本贡献稀土专利技术,信越化学、日立金属等企业掌控全球高性能磁材市场;澳大利亚提供稀土矿藏,韦尔德山矿品质优良且开采难度低,莱纳斯公司是西方唯一具备部分中重稀土提炼能力的企业;印度则被安排处理高污染的稀土废料,因其"耐造"的环保承受力;美国则坐享其成,试图通过这种分工模式打破中国稀土垄断。
中国的"组合拳"反击
面对四国围堵,中国迅速打出两记重拳。2025年7月1日实施的新版《矿产资源法》将稀土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建立保护性开发制度,这距上次大修已过去整整29年。更精准的打击来自4月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公告——对钐、钆等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要求出口商申请许可证并申报最终用户信息。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6.7%,产量更高达60%以上(国际能源署2024年报告),这种绝对优势让管制措施极具威慑力。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