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谁能想到7月份的大盘会站在3500点门前徘徊?尽管它最高只摸到了3497点,差那么几步就破门而入,但这几步,有时候比翻一座山还难。股民们心里都明白:3500点不是个简单的数字,它像是一道心理关卡,压在无数投资者心头。
其实大家早就猜到,冲击3500点绝不会一帆风顺。还记得当初突破3400点时,市场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不少人觉得“涨不动了”、“该跌了”。可大盘偏偏硬气了一把,一路磕磕绊绊地走了上来。只是越往上走,压力越大,仿佛每一步都要和整个市场的信心掰手腕。
你如果细细品味当下股民的情绪,就会发现看空的声音依然不小。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在三个月前那波急跌中被“割肉”出局的。当时的恐慌让他们早早交出了手中的筹码,心里一直盼着能再捡到更便宜的“黄金”。可现实往往打脸:大盘一晃就冲到了3500点附近,他们却还在场外踌躇不前。
为什么?因为他们骨子里不愿意认错。在他们眼里,进场等于承认当初卖亏了。这种心理落差,比亏损本身更难消化。于是,他们开始给自己设“门槛”——不到4000点不进场,不到突破四年前的高点3731点不回头。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判断找回一点尊严。
这次大盘突破3500点未果,或许就是主力在测试上方的压力位,毕竟,去年10月份的高点回落下来,这个点位区间充满了套牢盘。所以,有可能这次的回落是假回落,是真试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于股民来说,“等着看好戏”应该就是值得期待的事。
为什么不少股民对后市提不起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波上涨,靠的是银行股“撑”起来的。工商银行、交通银行这些“巨无霸”接连创新高,涨得让人不敢相信。在很多人看来,银行股涨得越高,风险就越大,哪天要是掉头向下,恐怕会把大盘一块儿拽下来,到时候又能捡到便宜筹码了。
但这种想法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银行股一枝独秀的背后,是大量中小盘股在默默下跌。这波行情并不顺畅,更像是“赚了指数不赚钱”。而真正能带动市场人气、推动大盘持续走强的,从来都是那些活跃的中小盘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往往是中小盘股集体起舞的时候,才是大盘真正强势的表现;而当它们回暖之际,也正是银行股回调之时。
因此,接下来的行情能否走得更远,关键在于中小盘股能否重新找回活力。只有百花齐放,才是真正的牛市来临。而中小盘股人气的上升势必要靠券商股这个行情发动机来启动的,所以,与其期待银行股下跌,还不如期待看到券商股上涨。
风险提示:文中的看法仅供交流,不构成你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谢谢点赞、转发与收藏,祝您收益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