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非银金融行业中国机构配置手册(2025版)之公募基金篇:“平台式、一体化与多策略”行动方案
报告共计:141页
《非银金融行业中国机构配置手册(2025版)之公募基金篇:“平台式、一体化与多策略”行动方案》聚焦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指出其在资管行业中凭借专业化、透明化及市场化机制占据重要地位,截至2025年5月管理规模达32.01万亿元,产品以货币型、债券型为主,股票型及混合型占比提升。行业发展历经起步、扩张、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面临主动权益基金超额收益不足、投资者体验不佳等挑战。政策层面,《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浮动费率、长周期考核、强化业绩基准等机制,引导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投资者回报导向,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已发行,头部机构需确保60%以上主动权益产品采用新机制。
产品结构上,被动基金尤其是ETF发展迅速,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ETF规模占公募基金11.7%,股票ETF占主导,行业主题型ETF受个人投资者青睐,宽基指数ETF为机构配置主力。“固收+”基金规模随股市波动,混合二级债基占比提升,衍生品、可转债等策略成为收益弹性来源。QDII基金以股票型为主,投向中国香港及美国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超70%。此外,公募REITs、商品基金(以黄金为主)等另类产品规模稳步扩张,丰富了资产配置维度。
行业格局方面,头部机构在ETF、被动投资领域优势显著,中小机构聚焦细分赛道差异化竞争。未来,行业需通过科技赋能投研(如AI、大数据)、优化产品布局(如Smart Beta、跨境产品)及强化投资者陪伴(如投顾服务),构建“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体系,提升权益投资占比与长期资金管理能力,推动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