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目光聚焦于中美芯片大战时,中美稀土的较量正悄然升温。6月2日,彭博社敏锐指出,在这场互不相让的僵持中,中国正凭借对关键矿产资源的掌控力,展现出日益明显的战略优势。
美国引以为傲的半导体壁垒遭遇挑战,而中国手中未完全打出的稀土牌,正让这场科技博弈的格局发生微妙变化。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半导体供应链的主导地位,在技术竞争中占据心理高地。可当中国对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关税战作出精准反制,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时,美国工业体系被骤然击中,很多项目就此停摆。
就连美国专家都不得不承认,在现阶段,中国的影响力比美国的影响力更经久。美国想彻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恐怕得十年起步。
更令美方不安的是,中国在芯片替代技术上的突破速度远超预期。
讽刺的是,尽管双方在日内瓦达成经贸共识,中方也切实履行承诺暂停了相关反制措施,美方却迅速上演“变脸戏码”。
美官员以所谓“中国未放宽稀土管制”为由拒绝降税,同时马不停蹄地推出AI芯片新规、切断EDA软件供应、刁难中国留学生。
这种“签完协议就掀桌”的操作,引发中方严正抗议。商务部发言人直指美方行为:
“严重违背中美共识、严重破坏会谈成果、严重损害中方权益”
可以看出,这“三个严重”,分量可不轻。
当前管制的连锁反应已然显现,福特芝加哥工厂因稀土断供停产,印度汽车业因稀土磁铁库存告急面临全线停摆,日韩电池与半导体巨头同样如坐针毡。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其实不然,彭博社点出关键:中国目前仅针对主要用于国防的中重稀土,而真正的大招,应用于智能手机、新能源车等消费领域的轻稀土如钕、镨等尚未动用,这便是中国的筹码之一。
面对软肋暴露,美国的自救行动显得仓促而矛盾。五角大楼在《国防工业战略》中雄心勃勃设定目标,计划2027年前建成满足国防需求的完整稀土供应链。
特朗普政府更是化身“矿产推销员”,撮合本土稀土企业MP Materials与沙特矿业巨头签约,同时拉拢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目光还扫向巴西、南非等新兴产地。
可再怎么热闹,也难掩美国稀土的三大硬伤。第一点就是本土缺乏具备商业价值的富矿,芒廷帕斯矿独木难支。关键香港《南华早报》早就指出,美国在关键的重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落后中国近20年。
稀土产业又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利润薄的行业,在自由市场逻辑下,企业缺乏与成熟中国供应链竞争的动能。
美国亚洲协会研究员尼尔·托马斯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
若中美关系持续恶化,中国有能力对美国国防供应链实施“精准打击”。
战斗机、核潜艇等高端装备对特定稀土元素的依赖,将使美国承受远超福特停产的经济损失。
稀土出口问题已成为中美博弈的“风暴眼”,美财长贝森特公开指责中国“扣住”稀土,特朗普更在社交平台咆哮“中国违约”。
但事实的另一面是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澄清,出口审批延迟源于新系统磨合,“并非禁止出口”。
中方同时释放善意,暂停对28家美企的出口管制,明确表示“依法依规受理许可申请”。、
可以看出,中国的稀土筹码远未出尽,技术储备与资源掌控构成双重威慑。而美国构建稀土自主链的雄心,深陷资源、技术、成本的三重困局,短期内破局无望。专家警告频发,实为对现实困境的清醒认知。
稀土不应沦为对抗武器,其真正价值在于驱动人类科技进步。解局之道,在于践行中方倡导的“相向而行”。美国应该摒弃零和思维:承认相互依存现实,停止单边霸凌,关键还要重建规则互信,维护既有共识,停止“签后毁约”,在国家安全与全球供应链稳定间寻求智慧平衡。
对抗只会双输,只有构建负责任竞合关系,才能让稀土真正成为发展的基石,而非冲突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