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聚醚醚酮(PEEK)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继英国威格斯、比利时索尔维和德国赢创之后全球第4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是继英国威格斯后全球第2家能够使用5000L反应釜进行PEEK聚合生产的企业,是目前PEEK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
PEEK 由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于 1978 年最早开发出来,自问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国防军工材料被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 组织)列为战略物资并实施严格的封锁和禁运。为了满足我国国防和民用科技发展的急需,我国将PEEK的研发连续列入“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和“863”计划,开启了 PEEK 的自主研发之路。
中研股份产品主要以树脂形态的 PEEK为主,形成现有的“两大类、三大牌号、六大系列”共 52 个规格牌号的产品体系。公司的主要产品根据是否添加玻璃纤维、碳纤维进行物理改性分为纯树脂和复合增强类树脂两大类;按产品熔体流动性由低至高分为 770、550、330 三大主要牌号;按照不同的表观形态及再加工方式分为纯树脂粗粉(P 系列)、纯树脂细粉(PF 系列)、纯树脂颗粒(G 系列)、玻纤增强颗粒(GL 系列)、碳纤增强颗粒(CA 系列)、耐磨增强颗粒(FC 系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1-1-19列)六大系列,此外还包括少量 PEEK 制品。公司产品适用于注塑、挤出、模压成型、喷涂等加工方式,可满足下游客户对 PEEK 的多种应用场景需要。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形成了包括 PEEK 合成技术、提纯技术、复合增强技术的全套生产技术,并形成了多项专利,实现了 PEEK 生产从原料处理、关键工艺优化、关键设备设计、过程控制、参数补偿、指标监测,一直到质量检验的全流程全国产化自主生产能力,在 PEEK 树脂合成、提纯、复合增强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贡献。
公司技术先进性的具体表征 :
(1)良好的熔体稳定性
(2)合适的熔指和黏度平衡
(3)良好的批次稳定性
(4)优秀的结晶性能
全球 PEEK 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其中欧洲是 PEEK的最大市场,其相关产业发展相对成熟。PEEK 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英国、印度和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都是 PEEK 的主要进口国,以上国家都是高端精密注塑零部件产业较发达的国家,而 PEEK 作为特种工程塑料主要应用于高端产业。近几年由于中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不断升级,中国的 PEEK 市场消费量逐年增加,已经成为继欧洲和美国外最大的 PEEK 消费市场,并且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PEEK 的消费呈现局部高增长的情形。
从下图可看出,威格斯亚太区销售数量及中研股份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市场需求量也呈逐年增长趋势。
从产品的销售收入来看,2022年1-3月,公司总营收5039.45万元,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纯树脂颗粒,营收3319.84万元,占比65.88%。
随着公司不断巩固 PEEK 树脂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向 PEEK 制品延伸,更多的开展与上下游企业和终端用户的研发合作,探索新的应用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更好的满足下游各产业对于 PEEK 新材料的应用需求。未来公司的主营业务仍然围绕 PEEK 开展,经营模式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在产业链方面,上游是化学原料和化学纤维制造行业,下游则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及工业、医疗健康等行业,PEEK 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中国PEEK市场供需概况
1、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全球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产能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地区的PEEK 消费增长速度远超欧洲,尤其是中国 PEEK 市场增长迅猛。
2012-2020 年,中国 PEEK 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从 2012 年的 80 吨增长至 2021 年的 1,980 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42.84%,中国 PEEK 市场增速数倍于全球市场平均增速。
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的预测,未来 5 年中国对 PEEK 的需求仍将保持 15-20%的增速,到 2026 年国内 PEEK 的消费量将达到 3,354 吨。
2、国内市场供给分析
目前我国 PEEK 产能主要集中在中研股份、长春吉大特塑、浙江鹏孚隆等公司。其中,中研股份的产能达 1,000 吨/年,是国内最大的 PEEK 生产企业之一。2019 年公司 PEEK 年产量约为 350 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 6%,产销规模均处于国内首位。2021 年公司 PEEK 年产量约为 550 吨,增速高于市场平均增速,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