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再融资市场迎来阶段性"解冻"。五月份以来,中泰证券、南京证券、天风证券三家券商定增事宜相继获得进展。这一现象背后并非简单的政策放松,而是券商在监管引导下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体现。三家券商定增项目的推进,反映出再融资正从传统的"规模扩张"模式转向"提质增效"导向。
政策引导下的业务结构优化
监管部门对券商再融资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2024年5月,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的相关规定明确提出,证券公司再融资行为应当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和时机。这一政策导向要求券商严格规范资金用途,聚焦主责主业,审慎开展高资本消耗型业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从三家券商的定增方案调整可以清晰看出这一变化趋势。南京证券在最新版募集说明书中,显著增加了对另类子公司和私募子公司的投入,从原计划的不超过6亿元提升至10亿元。同时,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投入也从5亿元增加到7亿元。这种调整体现了券商对轻资本业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中泰证券的定增方案同样呈现出明显的结构优化特征。公司将60亿元募资分配到信息技术、另类投资、做市业务、财富管理等多个领域,其中新增了购买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等证券投资项目。这一安排既符合监管要求,又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深化
券商再融资的核心目标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的规模扩张思路让位于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导向。三家券商在定增方案中均明确表达了这一理念转变。
中泰证券表示,将利用定增募资向全资另类投资子公司中泰创投增资,推动优质项目落地,提高直接融资效率。公司还计划加大对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等证券的投入力度,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种资金配置方式体现了券商从单纯的资本扩张转向精准服务的战略调整。
南京证券的定增计划更加突出了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功能。公司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代表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等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力度。通过股权投资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有效发挥证券公司中介作用,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天风证券的定增方案则聚焦于深化服务实体经济、深耕湖北辐射全国的战略目标。控股股东湖北宏泰集团全额认购此次定增股份,体现了地方国资对金融机构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坚定支持。这种股东结构安排有利于券商更好地发挥区域金融服务功能,提升对当地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