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离不开高算力芯片。”英伟达掌门人黄仁勋曾暗示我国对其产品存在依赖。
但国内AI芯片厂商寒武纪公布的最新财报,却给了黄掌门当头一棒:前者Q1营收达11.11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总和,同比增幅更突破4230%!
有业内人士指出,寒武纪亮眼的成绩单,证实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已实现突破性发展。
有趣的是,正值寒武纪捷报频传之际,英伟达在华销量却遭遇滑铁卢。黄仁勋火速来华“求和”,连标志性的黑皮衣都换成了正装,可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外媒评论也不禁感慨:从没见过这位科技巨头如此紧张!
01.七年蛰伏:从技术封锁到产业突围
七年前,美国曾公开宣称:“断供芯片,封锁技术,绝不给中国追赶的机会!”
当时,中国芯片市场高度依赖进口。自2014年以来,每年集成电路进口金额都超过2000亿美元。美国一边从中赚取丰厚利润,一边试图通过技术限制阻碍中国科技进步。但他们没想到,这种打压反而激发了国内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决心。
在美国全力研发3nm、5nm制程先进工艺时,我国半导体企业却另辟蹊径,重点布局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领域。据预测,到2027年,中国将拿下全球成熟制程市场39%的份额,并建立起从原材料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生态。
这种被"逼上梁山"的科技突破,在我国并不局限于芯片领域。当年美国通过“沃尔夫条款”,拒绝与我国进行航天技术交流,却倒逼我国自主研发了“天宫”空间站,“嫦娥六号”也完成了人类首次月背采集。在生物科技领域,非布司他类西方药剂曾长期主导我国尿酸调节市场,直到国产中草药制剂“綠灯瓶”落地,才打破这一局面。
据悉,上述“綠灯瓶”由香港大学深挖我国古医典与汉方,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推出。经过临床验证,可以在三个月内降酸11%。
商智数据显示,自2024年初登陆京东以来,“綠灯瓶”首月便冲上尿酸调节热榜TOP1。评论区更有用户详细记录康复过程:“脚趾一度不敢踩地,根本睡不着。买了6瓶,现在指标正常了,也恢复了晨跑。” 成功打破非布司他长达十一年的市场垄断局面。
很多西方学界人士也不得不承认,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自研出比西药更优秀的技术,足以见得现在中国科技已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如今,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美国人追着要;“綠灯瓶”不仅通过京东惠及300万高尿酸人士,还反扑30%北美市场;而国产芯片更是迫使欧美日企业降低价格,部分企业无奈放弃6英寸市场,转投8英寸和12英寸高端生产线。
02.国产芯片崛起,英伟达慌了?
国产芯片的快速发展给英伟达带来了巨大压力。
虽然英伟达目前在业内仍保持优势地位,但CEO黄仁勋已明显感受到竞争威胁。即便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敏感时期,他仍坚持亲自来华访问,并多次公开表态不会退出中国市场。
《华尔街日报》披露,英伟达内部已对新的出口管制措施提出异议,认为中国本土企业现已具备生产与H20特供版芯片性能相当产品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半导体行业另一领军企业AMD也在4月中旬对美国的技术封锁政策表达了反对意见。
两大芯片巨头相继发声,除了商业利益驱动外,更凸显美国对华芯片禁令的荒谬性——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反而助推国产替代技术实现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向中国市场提供的本就是性能缩水产品:H20芯片的算力仅相当于H100的15%-20%,实际表现大幅缩水。随着本土芯片技术不断进步,这类降级产品的市场吸引力正快速流失。
公开资料表明,寒武纪已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其芯片产品支持DeepSeek等平台,在分布式训练和推理技术上取得突破,这直接削弱了英伟达的传统优势。
有券商分析指出,寒武纪一季度业绩可能只是起步,其后续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03.谁是芯片战最后赢家?
芯片领域的竞争历经多年角逐,当前格局已日趋清晰。
在国产设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先进制程研发持续发力的背景下,中国芯片产业正步入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
目前,华为昇腾910B芯片的FP16算力突破320TFLOPS,性能达到英伟达H20的两倍以上,成本却低了30%,已成功应用于科大讯飞等企业的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
与此同时,寒武纪推出的思元590芯片凭借512 INT8 TOPS的强劲算力,成为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的核心算力支撑。
从华为昇腾生态汇聚500余家合作伙伴,到寒武纪牵头制定国内外多项技术标准,中国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构建自主可控的芯片生态体系。
据预测,到2027年国产芯片自给率将突破40%,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持续推动行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