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特朗普十分“爱美元”,甚至威胁如果哪个国家敢“去美元化”,就提高关税,在大方向层面这属于提振美元资产价值。
与此同时,他还特别喜欢关税,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主要是关税,为此他的货币政策重点在于让非货币升值,加大美国出口。
市场不禁会问:那美元该贬值还是该升值呢?
事实上,在对外策略上,特朗普的经济策略矛盾点不仅这个-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尤其是针对中国的,致使货物进口大降,货架商品奇缺,这在未来最大的隐患是通胀再燃。
但他也签署了另一个法案,基本上和中国船有关的货只要停靠美国,就要收费,而且是阶梯型的,这个问题如果长期执行,势必会极大影响美国出口,那么自己的货只能自己吃,这又在催生通缩。
这么看来,长此以往下去,美国连自己的诉求是什么都不知道到了,拜登时期比较明确,美国就是让资本回流美国,通过美元收割世界。
特朗普如今的政策只会搞乱美国,最终能得到什么不知道,唯一确定的是敌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今天的主要聊聊关于对中国船收费的事儿,目前虽然美国还没有大规模施行,但可以预见对世界来说是毁灭性的,毕竟美国在做一个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造船,强推一定是世界的灾难。
美国进出口协会认为:“美国不可能在7年内以目前的产能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造船业。”
例如,美国从未建造过由多个部件组成的不锈钢化学品船,用于运输不同的化学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集装箱船的尺寸已远远超过3600标准箱的运力,而美国目前还没有建造能够运载超过36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的计划。
如果硬搞,美国内部认为要让美国汽车业恢复昔日的辉煌,需要10至20年的时间,才能获得必要的劳动力、现代车队技术和专业知识,并承诺提供税收激励(或补贴),以保持销售成本在全球的竞争力。
问题是这些政策不可能连贯,中间会因为各种原因断档,例如民主党执政,或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等等。
以至于目前很多美国企业不打算听特朗普的-美国石油协会在致美国能源部长和内政部长的信函中警告称,液化天然气生产商不可能遵守这些规定。
原因是目前美国没有能够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船只,在2029年的最后期限之前,美国造船厂也没有多余的产能来建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美国在2023年超过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去年每天出口119亿立方英尺的液化天然气,足以满足德国和法国的天然气总需求。该行业有雄心勃勃的计划,到本十年末将出口翻一番。
如今,该行业认为这些规定将损害美国生产商主导全球液化天然气行业的能力。
话说,石化可是老特的铁票仓。
事实上,美国计划是和日韩合作,至于能达到什么程度未可知。但特朗普要求这两小弟都要在美国设厂。
不过,无论美国怎么折腾,中国依旧会领跑,因为这东西造出来是要卖的,成本上问题不解决,美国造无人买就尴尬了
何况,中国已经成为绝对主角-分领域看,去年,中国获得了9800万吨订单,略低于全球订单的四分之三。它在大多数行业的订单中占多数。集装箱船的份额为83%,其中韩国占13%。对于石油和化学品油轮,中国和韩国的比例分别为76%和16%。在干散货船领域,日本以19%的份额远远位居第二,落后于中国78%的份额。
天然气运输船的份额更加均衡,中国和韩国分别占48%和50%。汽车运输船的份额最高,中国占85%。
因此,结合现实,美国征税对中国制造船舶运营商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尚不明朗,最终影响将是针对特定行业的,因此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撤离中国造船业的情况。此外,现在订购的一艘船可能会在下一任美国总统上任后交付,他们的立场是不可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