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美国政治与经济版图正经历剧烈震荡。加州州长纽森公开“硬刚”白宫,宣布继续对中国“敞开贸易大门”;日本首相石破茂对美加征汽车关税深表失望;而特朗普的支持率跌至39%,创下80年来总统执政百日的最低纪录。这场由关税政策引发的内外危机,正在动摇特朗普的政治根基。
一、加州“单干”:经济实力撑腰,硬刚白宫
作为美国经济第一大州,加州以“富可敌国”的姿态成为对抗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核心力量。2024年,加州GDP突破4万亿美元,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州长纽森直言:“加州与华盛顿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他不仅起诉联邦政府,还呼吁国际社会不要对加州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强调“全球贸易不是零和博弈”。
加州的底气源于其经济结构:硅谷科技企业依赖亚洲供应链,旧金山港口是中美贸易的重要枢纽。特朗普的关税导致加州旅游业、制造业和零售业损失数十亿美元,超市货架商品短缺,甚至“圣诞节圣诞树供应”都成问题。纽森的行动不仅是对联邦政策的反抗,更揭示了美国两党分裂的加剧——民主党试图以加州为模板,塑造“后特朗普时代”的经济外交策略。
二、日本“示范效应”:盟友失望,跪了照样挨打
日本是特朗普关税战中“最早示好却最失望”的盟友。5月3日,美国对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正式生效,日本首相石破茂称此举“不可接受”,但两轮谈判后美方仍未松口。这一结果被解读为“跪了没用”的典型案例,重演了1960-1990年代美日贸易战中日本妥协导致经济衰退的历史。
日本的困境具有象征意义:
1. 经济安全绑架 :美国要求日本配合“孤立中国”,但日方不愿牺牲对华经济利益;
2. 产业链冲击 :汽车产业占日本GDP的20%,关税将推高车企成本,波及全球供应链;
3. 政治连锁反应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盟友因“特朗普因素”转向对美强硬派执政,进一步削弱美国传统盟友体系。
三、特朗普的“命门”:低支持率与内外夹击
特朗普的连任前景正面临三重危机:
1. 国内经济反噬 :关税收入虽创新高(4月达174亿美元),但推高了通胀和民生成本。68%的澳大利亚选民、72%的美国民众认为特朗普政策将引发经济衰退。
2. 外交信誉崩塌 :从乌克兰“矿产协议”的债务争议到对盟友无差别加税,美国被批“只讲实力,不讲规则”。
3. 党内外的反抗 :民主党以加州为据点酝酿反攻,共和党内部因政策反复(如“72小时冷静期”传闻)陷入混乱。
四、未来预测:特朗普还能撑多久?
1. 选举压力 :39%的支持率预示中期选举可能惨败,民主党或借机推动弹劾或政策反转。
2. 国际反制 :欧盟钢铝业、日本汽车业已启动反击,中国稀土技术优势进一步削弱美国“脱钩”企图。
3. 加州模式扩散 :若更多州效仿加州“关税独立”,联邦权威将遭瓦解,加速美国内部分裂。
结语:霸权逻辑的代价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正演变为“美国孤立”。加州的硬刚、日本的失望、盟友的背离,共同指向一个现实:单边主义难以维系全球化时代的复杂利益网络。若特朗普无法在选举前扭转颓势,2025年或成为美国霸权加速衰落的转折点。
历史从不重复,但总是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