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美国诞生了一批民用消费产品,洗衣机、浴缸、咖啡机、收音机、烘干机等,成为了中产阶级的标配。美国政府、美国银行更是鼓励所有人超前消费,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于是,贷款消费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主流,谁要是钱包里没几张信用卡,都不好意思出门。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之所以鼓励超前消费、贷款消费,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美国当时生产力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了消费能力的增长。
消费跟不上生产力的时候,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让生产力增长慢下来,等等消费能力的增长。可是美国的企业等不及,毕竟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如果卖不出去,就全砸在自己手里了。于是,就呼吁大家贷款消费。
问题是,贷款说白了就是借钱,借来的钱终归是要还的。
你想慢慢还?那不妨来看看现实有多残酷。
1929年8月,美国贷款炒股刚刚创下了历史记录。
1929年9月3日,道琼斯工业指数被推到了386点的历史最高值,比1921年整整增长了六倍还要多。
1929年9月4号,道琼斯指数开始全面下跌,跌了10个百分点。当时大伙以为这就是一次正常的回调,正常的股市波动。
1929年10月24号,美国华尔街终于迎来了著名的
“黑色星期四”
。
这一天,从早晨开市,股指就一路狂跌。大伙终于意识到,这不是回调、不是波动了,而是股灾来了。
于是大家纷纷涌进股市,抛售手里的股票。别管赔多少钱,只求卖出去就行,越卖越赔,越赔越卖。到下午收盘的时候,整个美国股市一泻千里。一天之内,超过5000家银行被挤兑倒闭。
一场长达四年之久的经济大萧条,在1929年10月24号这天,拉开了序幕。到1933年大萧条结束,一共有14万家美国企业倒闭,一万家银行破产。
美国破产家庭,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图片来自网络
股票跌没了,企业倒闭了,工作都没有了,你拿什么还贷款啊?卖房子卖车,宣布破产吧。
彼时,美国的失业人口高达1300万人。
一个月前还风风光光坐在办公室指点江山的白领,一个月之后,要么沦为街头乞丐,要么破产自杀。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不得不被生活所迫,艰难度日、苟且偷生。
图片来自网络
您听说过倒班吃饭嘛?
就是家里六口人,三口一组,分成两班,一班一三五吃饭,二四六饿着。另一班二四六吃饭,一三五饿着。礼拜天,集体辟谷。
这就是当时很多美国家庭的真实写照。
1932年,纽约有30多万儿童因为贫困而失学,还有20%的孩子,患上了营养不良症。
由于手里没有钱了,不少美国家庭不得不过上了“以物易物”的这种原始社会的生存方式。当时美国最抢手的东西,是垃圾。当一车垃圾被运到的时候,上百人直接扑了上去,看看能不能从垃圾当中淘到点什么吃的。
经济大萧条虽然发源于美国,但是,很快就波及到了欧洲。从1929年到1933年,英国破产的企业达到了32000多家、失业人数300万。
英国的贸易额,1929年是700亿美元,到了1933年,只剩下了240亿美元。
当美英两国深陷经济危机的时候,法国也没好到哪去。
图片来自网络
一开始,法国还信心满满地认为经济危机不会波及自己,美国、英国空出来的市场,正好法国可以补上。1929年到1930年,法国的出口额达到了破纪录的500亿法郎。
然而,在这场经济危机当中,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从1931年开始,法国经济急转直下。物价暴涨、失业人数激增,大批企业银行破产倒闭。一年的时间,法国经济倒退回了1911年的水平,直接回到了20年前。
更巧的是,经历了四年的危机之后,1933年,美国、英国开始慢慢走出危机,一点点复苏了,可是法国的危机,一直持续到1935年,也是四年。
也就是说,法国的危机虽然比美国、英国晚爆发了两年,可是,走出危机也晚了两年。背着抱着一边沉,都是四年。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