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上涨行情。摩根大通(JPMorgan)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黄金的强劲需求将推动价格持续攀升,并预计在2026年第二季度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的历史性关口,年均价格有望达到3675美元。
摩根大通基础与贵金属研究主管Gregory Shearer在报告中强调,由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衰退与滞胀风险,是黄金结构性牛市的重要支撑。他表示:“当前的市场环境——包括贸易摩擦升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以及美债收益率波动——将持续推动投资者转向黄金这一安全港。”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表现异常亮眼。截至2025年4月,黄金期货价格累计上涨近29%,远超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周二(4月22日),金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 Gold Shares(GLD)也创下自2004年上市以来的最高价位,年内涨幅接近30%。
Shearer指出,各国央行近年来持续增持黄金,以应对市场波动和美元资产的不确定性。2025年,全球央行的黄金购买量预计将达到900吨,而这一趋势可能延续多年。“即使金价因需求激增而上涨,央行仍可能继续增加黄金储备占比,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
除了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也在加速涌入黄金市场。Shearer分析称,在潜在的经济衰退和滞胀威胁下,散户对黄金的配置需求将持续增长。此外,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进一步刺激中国投资者的购金热情,为金价提供额外支撑。
报告还提到,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非典型”上行,可能引发外国投资者减持美债,转而增持黄金。Shearer认为:“在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的背景下,黄金的货币属性和抗通胀能力使其成为更受青睐的资产。”
尽管金价已处于历史高位,但摩根大通认为,当前的涨势并非短期投机行为,而是由结构性因素驱动的长期趋势。Shearer总结道:“无论是央行、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在重新评估黄金在其资产配置中的角色。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持续的背景下,黄金的牛市行情可能才刚刚开始。”
随着市场对滞胀和地缘风险的担忧加剧,黄金能否在2026年突破4000美元大关?摩根大通的预测或许只是这场黄金盛宴的开端。本文由deepseek生成结果丰富文章内容。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