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远股份的IPO之旅,有了关键性进展。2025年4月18日,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宏远股份”)北交所IPO申请迎来上会,距离登陆资本市场仅一步之遥。
图源:北交所
审议会现场交易所再次发出灵魂三问。要求保荐机构及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意见
1、业绩可持续性:请结合高压/特高压行业竞争格局、下游需求、技术优势、产品替代性、研发转化能力、在手订单及客户拓展情况,说明在上下游挤压、铜价波动及2024年高基数背景下能否维持业绩增长,是否存在订单/业绩下滑风险,应对措施有效性及风险披露充分性。
2、现金流与运营风险:请结合客户/供应商集中度高、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应收账款攀升、存货周转率走低等情况,说明是否存在业绩透支,价格传导机制是否有效,2024年现金流是否仍存恶化风险及对持续经营的影响。
3、研发投入合理性:请解释业务快速增长但研发投入减少、研发费率低于同行的原因及合理性,研发投入不足是否影响技术储备与未来发展潜力。
据了解,宏远股份主要从事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换位导线、纸包线、漆包线、漆包纸包线、组合导线等多种品类,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电压、大容量电力变压器、换流变压器和电抗器等大型输变电设备。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宏远股份营收分别为13.11亿元、14.61亿元、20.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99.75万元、6446.57万元、1.01亿元,确实具备推开资本市场大门的底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宏远股份存在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双高,研发费用率低,资产负债率走高等问题。如果不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并打开成长性,宏远股份或将被投资者谨慎看待。
1、宏远股份身染“依赖症”: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双高
一般而言,企业往往仅在供应商或客户某一维度存在集中度过高的问题。然而,宏远股份却存在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双高的“顽疾”。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宏远股份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10.53亿元、11.18亿元以及15.01亿元,分别占各期销售总收入的80.31%、76.54%、72.45%,均超70%。
同期,宏远股份向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原材料的金额分别为11.45亿元、13.23亿元、18.84亿元,分别占材料采购总额的98.25%、97.61%、97.37%,均超97%。
宏远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之所以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是受下游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影响所致”。而供应商集中度高,则是“为保证原材料质量及供货的及时性,公司选择与周边大型电解铜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图源:宏远股份招股书
不过横向对比来看,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客户集中度并不像宏远股份一样过高。比如,2023年金杯电工、经纬辉开、精达股份的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分别为15.79%、46.61%、14.00%,均低于宏远股份。
图源:宏远股份招股书
无独有偶,宏远股份的供应商集中度也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2023年,金杯电工、经纬辉开、精达股份的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61.63%、53.42%和46.52%。
综合来看,宏远股份供应商与客户集中度双高暗藏多重风险。客户集中易致议价能力弱,若大客户需求波动或合作终止,营收可能大幅下滑;供应商集中则使原材料采购依赖度高,议价空间受限,若供应商产能、价格变动,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稳定性将受冲击。双高格局下,宏远股份的抗风险能力不足,经营稳定性堪忧。
2、研发费用率不足1%,税收优惠政策不明朗
宏远股份的利润之所以表现不俗,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税收优惠”。据了解,2020年11月和2023年12月,宏远股份相继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图源:宏远股份招股书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显示,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需要满足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不低于10%、营收超2亿规模时,研发费用率不低于3%等要求。
然而,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宏远股份的研发人员分别为45人、43人,分别占员工总数的8.79%、5.62%。同期,宏远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30.67万元、577.84万元,费用率分别为0.84%和0.28%,均不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
研发人员和费用有限,不光说明,宏远股份难以构筑深厚的技术护城河,更预示着,宏远股份接下来或许难以继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
一旦不能再继续享受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宏远股份的利润或将高度承压。
3、资产负债率走高,募资“补流”占大头
宏远股份之所以选择在此时冲击资本市场,不光是因为业务模式存在裂痕,也与现金流高度承压有直接联系。
图源:宏远股份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宏远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6.98%、52.06%、59.72%。对比而言,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47.58%、48.84%、57.26%,均优于宏远股份。
更令宏远股份感到焦虑的是,尽管持续盈利,但其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2022年-2024年,宏远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44亿元、-0.68亿元、0.29亿元,合计为-2.84亿。
也正是因为债务压力较大,并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宏远股份希望让资本市场帮助自己“补窟窿”。
图源:宏远股份招股书
上会稿招股书显示,宏远股份拟募集资金2.82亿元,其中0.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8.41%,为第一大募投项目。对比而言,与主营业务有关的新能源汽车高效电机用特种电磁线生产基地项目和电磁线生产线智能数字化升级项目分别仅投入0.79亿元和0.56亿元,均不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宏远股份的募集总规模曾频频生变,从申报创业板时的3.37亿元,变为3.94亿元,再到现如今的2.82亿元。其中压缩的主要是新能源汽车高效电机用特种电磁线生产基地项目,从最初的1.49亿元,变为1.47亿元,再到现如今的0.79亿元。
宏远股份宁可压缩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投资,也要从募资中掏出很大一部分补充流动资金,很大程度上说明其上市目的并不十分纯粹,希望让资本市场为自己的负债买单。
三、投资者风险提示
总而言之,宏远股份的未来发展并不乐观,公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宏远股份的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双高,一旦上下游合作伙伴生变,公司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2、尽管此前宏远股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但目前其研发人员和费用占比已经不符合认定条件,接下来或将难以继续享受“税收优惠”,利润将承压。
3、宏远股份屡屡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宁可压缩主营业务相关投入,也不降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有让投资者为自己债务买单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