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厦门象屿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666.71亿元,同比下降20.12%;归属净利润14.19亿元,同比下降9.86%;扣非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19.87%。尽管整体业绩下滑,但公司在铝供应链和新能源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显示出较强的业务韧性和战略调整能力。
营收与利润双降,经营压力凸显
厦门象屿2024年的营收和利润均出现明显下滑,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0.12%,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9.86%。这一表现与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密切相关。公司在大宗商品供应链领域的业务受到较大冲击,尤其是黑色金属和不锈钢产业链的需求疲软,导致营业收入和期现毛利同比下降。
尽管公司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经营策略,实现了部分业务的企稳向好,但整体业绩的下滑仍反映出其在应对市场波动时的局限性。剔除信用减值损失的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7%,显示出公司在经营管理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一增长幅度仍不足以抵消整体业绩的下滑。
铝供应链与新能源业务逆势增长
在整体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厦门象屿的铝供应链和新能源业务表现亮眼。2024年,公司铝土矿经营量突破1000万吨,其中非洲矿进口量超740万吨,氧化铝经营量近700万吨,市占率稳居国内前三。铝供应链的期现毛利率同比大幅增长1.12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在资源整合和物贸联动方面的优势。
新能源供应链方面,公司锂矿和碳酸锂经营量分别同比增长超160%和400%,期现毛利同比增长超45%。公司通过串联源头矿山、上游冶炼厂、中游加工厂和下游终端厂商,构建了国际化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地位。
尽管铝供应链和新能源业务的增长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业绩支撑,但这两大业务的营收占比相对较小,难以完全抵消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下滑的影响。公司未来仍需进一步扩大在铝和新能源领域的市场份额,以提升整体业绩的稳定性。
国际化与数智化战略持续推进
厦门象屿在国际化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公司国际化业务覆盖全球超110个国家,实现进出口及转口业务总额约224亿美元,与“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南美洲及非洲国家的合作金额同比增长超50%。公司通过强化国际物流通道优势,进一步提升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在数智化方面,公司通过“屿链通”平台和“智运”网络货运平台,提升了供应链服务的效率和客户粘性。新增的“屿数融”子产品和“粮链通”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增强了客户融资和价格管理的能力。
尽管公司在国际化和数智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以及全球供应链重构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的国际化业务带来潜在风险。此外,数智化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控制成本,仍是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体来看,厦门象屿在2024年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但通过铝供应链和新能源业务的逆势增长,以及国际化和数智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展现出较强的业务韧性和战略调整能力。未来,公司需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