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近期公布了最新一期各国持有美债数据。需要明确的是,美国财政部通常在每个月中旬公布截至上两个月月末的数据,此次披露的美债持仓额实际反映的是截至今年1月底的情况,也就是2025年的首份美债数据。下面,让我们一同关注几个美债大国的持仓额变化。
曾经,中国是美国海外最大的债权国,持有美债数量最多,但这一地位后来被日本取代。
日本长期持有1万亿美元以上的美债,在全球美债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5年1月,日本增持195亿美元美债,使其持有的美债总额达到10793亿美元,继续稳坐全球唯一一个持仓量破1万亿美元大关国家的宝座。
日本对美债的持续增持,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考量,一方面是为了维持与美国紧密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其外汇储备管理的需要。
美国的“好兄弟”英国,在近年来美债持仓表现上格外引人注目。在全球许多国家减持美债的大背景下英国却大幅增持,牢牢占据第三大美债持有国的位置。
20251年1月末,英国的美债持仓额为7402亿美元,环比上月增加175亿美元。英国金融行业高度发达,伦敦作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以及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持有一定数量的美债,不仅有助于向世界展示其经济与金融实力,还能增加本国政府的信用。
接下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情况。此前几个月,中国在美债持仓上呈现出一个月增持、一个月减持的节奏。20251年1月维持了这一态势,在去年12月减持后今年首个月增持了18亿美元的美债,使有美债总额达到 了7608亿美元。尽管增持幅度与日本、英国相比有较大差距,但这一增持行为依然值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财政部在统计时将中国分成了大陆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省。由于澳门的经济体量较小,持有美债数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美债持仓情况也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台湾省1月增持了不少美债, 1月末累计持有2904 亿美元,排在全球第十一位。香港地区的美债持仓额与台湾省相差不大,名次仅差一位,1月增持9亿美元美债,一共持有2559亿美元。
如果将香港地区和台湾省的美债持仓额与中国大陆相加,总共持有1.3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持仓数额。
说完已经发生的事情,预测一下未来的情况。
未来中国对待美债的态度会是怎样的呢?在我看来在美国减缓降息频率的情况下,中国预计会继续保持稳健的持仓策略,也就是仍会维持一会增持、一会减持的节奏且增、减持的数额均不会太多。
部分民众期望中国能够迅速清空所持有的全部美债,这一想法的出发点固然良好,但在现实操作层面却困难重重。一旦中国抛售美债,换来的将是数额巨大的美元现金。然而,在国际市场上,这些美元现金很难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与有效的使用途径,大量持有美元现金不仅难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还可能面临汇率波动等风险。
购买黄金似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方向,事实上中国央行也在适时开展黄金储备的相关操作。但不可忽视的是,全球范围内的黄金储备总量是有限的,而且大部分黄金储备集中在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少数几个国家手中。
这些国家出于自身经济、金融战略等多方面考虑,并不愿意轻易出售手中的黄金。如此一来,中国央行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买入的储备黄金数量受到极大限制,根本无法消化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及美债。
与之相比,继续持有美债在当前形势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持有美债至少能够为中国带来稳定的利息收益。尤其是在当下美国利率水平处于相对较高位置的情况下,美债的利息回报还是颇具吸引力的。从经济收益的角度考量,继续持有美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中国外汇储备的收益水平。
从长远来看,只有当美国的经济实力出现大幅下滑,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真正受到动摇和削弱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才会考虑彻底抛弃美债。在此之前,中国仍会综合权衡各种因素,在保障外汇储备安全与收益的前提下,审慎制定美债持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