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志愿服务,可免费兑换精美文创产品;“银发餐厅”里的家常菜美味且实惠,年轻人不请自来,竞相“打卡”。3月13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琼花观社区采访发现,这个社区特色彰显,居民幸福。高人气的背后,是社区多年坚守的为民服务情怀。
群众评分
时尚帆布包、古典风明信片、历史街区印章,做志愿服务可以免费得
琼花观社区地处古城核心区域,辖区遍布古迹、古宅、古井、古树,历史底蕴丰富厚重,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又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社区位于东关街、东圈门“双东”历史文化街区,以扬州市花琼花得名,是扬州最早的居委会。
“包上印有‘好地方的琼花格外香’,这里还有‘幸福琼花观’的剪纸logo。这样的帆布包不卖,但做志愿服务可以免费兑换。”社区负责人介绍,他们立足文创赋能古城更新的理念,依托辖区内自然景观、人文元素,打造出社区首批独有的文创产品,有时尚的帆布包、古典风格的明信片、双东历史文化街区的印章等等,每一件文创作品都带有社区的专属logo。印章上设计了汪氏小苑、东圈门、东关街以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图案,并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民公约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一方面吸引居民群众来打卡盖章,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主题印章,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琼花观社区及人文氛围。
社区还设定了“打卡”规则,居民可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收集专属印章,来换取心仪的文创纪念品。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十分钟,可盖6枚风景印章;参与30分钟志愿活动,可盖扬州字章和套色章;累计志愿服务达一小时,即可获赠全套明信片一套。
焕然一新
“银发餐厅”年轻人悄然增多:这里饭菜好吃,价格实惠
“今天吃什么?”是很多人每天要面对的“灵魂拷问”。近些年,不同形式的老年食堂在各家社区出现,成为不少人解决一日三餐的选择。最近在琼花观社区“银发餐厅”,年轻人也多了起来。“这里饭菜好吃,价格实惠。”这是大家对食堂的评价。
临近中午,“银发餐厅”里,灶台上传来咕嘟咕嘟声,老鸡、老鸭、肚肺、排骨.......一锅锅热气腾腾的养生汤冒着香气。虽然是老年食堂,却不时可见年轻人的身影。据了解,平常懒得“开火”,外卖又容易吃厌,家门口的老年食堂便成了年轻人的靠谱选择。安徽姑娘小凌在附近一家公司上班,单位没有食堂,如何解决午饭,是她和同事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周边的大小餐厅,小凌基本都尝过。最近,她在网上看到宣传,便进来尝了尝,结果真心不错。“试吃”成功后,小凌每天都会带着同事来老年食堂吃饭。“我们基本上每顿都在20元左右,这个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跟外卖比更健康,能选择的菜也多。”小凌和同事都觉得,来老年食堂解决午饭,性价比挺高。
其乐融融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开始,琼花观社区党委牵头启动全市首家社区老年食堂,为周边300多位老年人提供订餐、就餐和送餐服务。每天8元,坚持10年不涨价,特困老人还免费。社区形成了慰老志愿服务“资源库”,不仅买菜、择菜、做菜、送饭“一条龙”服务,还成立便民服务站点,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社区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服务机制。社区通过志愿服务积分管理与星级评定,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志愿服务资源三方实现良性互动。11年来,社区食堂硬件不断改造升级,食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成为全市颐养社区中央厨房的样板。如今,琼花“老”食堂开始接纳“新”人群,在年轻群体中受到热烈追捧。通讯员 广组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