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在浓浓中国风和新年味的中华中学书法教室里,南京市中华中学与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进行了春节主题线上交流。双方师生互相介绍展示两国的春节文化习俗,并献上了精彩的文艺展演,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共同迎接中国新年龙年的到来。
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徐子敏在致辞中说:“2023年,江苏省教育厅与匈中双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交流活动。3月份我们线上举行了深化合作交流会;7月份匈中双语学校师生应邀访问江苏;11月份我应邀率团访问匈中双语学校,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深刻领悟和精彩表达给我们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年,我们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了紧密性、持续性和实效性。2024,我们愿继续携手,进一步推动江苏中小学与匈中双语学校的交流合作,培养更多继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记者了解到,江苏省教育厅还为匈牙利师生们精心准备了春联作为新年礼物,并提前送到了匈中双语学校,当天进行线上展示。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线上会议,我们十一年级的同学们也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和中华中学的同学们进行线上交流,能够提升他们的中文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匈中双语学校茹娆校长在交流中表示:“江苏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2023年暑假我们有18名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锦绣江苏’夏令营,对中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很多营员都立志学好中文,将来到江苏去读大学。江苏之行肯定会在每一个匈牙利的孩子心中种下一颗中国的种子。我们学校也将在2月7日组织一些庆祝中国春节的活动,祝福大家龙年大吉,万事如意。”
现场,中华中学的两位同学用PPT的方式介绍腊八节、扫尘、买年货、贴春联、年夜饭、看春晚、燃爆竹、元宵灯会等中国春节的习俗。匈中双语学校的一位同学也介绍他们过春节的方式:唐人街有热闹的新春庙会,动物园里有龙年彩灯节,华人家庭也会保留“年夜饭、发红包、贴春联、看春晚”的传统习俗。
两校学生还分别展示他们精彩的才艺。匈中双语学校提前录播了一段中国风舞蹈,匈牙利的同学们身着汉服,撑着油纸伞,在《青花瓷》的歌声中起舞,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华中华的同学们则展示了古筝、琵琶、陶笛、二胡等中国乐器的演奏,悠扬动听的乐声令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
中华中学校长朱征表示,匈中双语学校与中华中学的春节文化习俗交流意义非凡,其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文化传承: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交流,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和象征意义,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第二,增进友谊。交流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认识、了解和建立友谊的平台。通过共同庆祝春节,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热情与友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促进教育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同时,这种交流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为未来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支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